正文复制

中国经济时报/2024 年/5 月/15 日/第 001 版
让高端智能农机成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引擎
——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
本报记者 杨同玉
2023 年,黑龙江获批成为国家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这对当地加快农机装备升级换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佳木斯作为黑龙江省农机产业基础最好的地区,面对难得的机遇,将承担怎样的角色呢?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
全力落实先导区任务
“ 由于扩大耕作面积的空间有限,所以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在提升单产。这就需要在耕种管收各环节下功夫,其中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丛丽说。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佳木斯市提出,要紧紧抓住黑龙江承担建设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任务的机遇,全力将佳木斯打造成为以整机和关键部件研发制造为特色优势的产业高地。
丛丽表示, “ 我们之所以要抢抓这个机遇,一是因为佳木斯坐落于三江平原,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农机市场需求旺盛;二是佳木斯拥有良好的农机产业发展基础,资源要素支撑有力。”
据了解, 佳木斯是我国农机制造和应用最早的地区, 这里曾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联合收割机、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经过 70 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以动力机械、收获机械为主,橡胶履带、拾禾器、液压件等配套产品为辅的七大门类 80 余种系列农机产品,是黑龙江省农机配套产业最齐全的地区。
“ 这里有农机生产企业,有应用市场,有销售网络,而且佳木斯还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综合构成了佳木斯加快农机产业转型升级的底气所在。” 丛丽自豪地说。
丛丽介绍,佳木斯在深入调研和深度谋划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点围绕推进水稻、玉米、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集中优势资源建设“ 一园区、五基地、一中心” 的发展目标。“ 一园区” 就是高标准打造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机装备产业园,构建集聚科技研发、整机生产与零部件配套的空间载体;“ 五基地” 就是以佳木斯市农机装备产业园为牵动,建设国际知名的收获机械生产基地,国内知名的播种机械生产基地、动力机械生产基地、植保机械生产基地,省内知名的耕整地机械生产基地;“ 一中心” 就是统筹推进集研发、检测、推广认证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建设,全方位优化产业生态,从而形成百亿级农机产业链群,建设 10 个左右单体 1 万亩以上的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标杆,成为国内一流的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的示范区。
加力农机产业链发展
“ 我们要把佳木斯打造成为一座农机城。在这里,要能造农机、卖农机、用农机,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全链条发展。” 丛丽说。
近几年,佳木斯一直在矢志不渝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创新,将农机产业确立为市委书记亲自抓的“ 一号工程”,着力打造农机全产业链。并专门成立了农机产业发展办公室,对农机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让他们专心发展。
丛丽介绍,佳木斯在农机产业发展上,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在农机企业梯度培育上持续发力。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