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日报/2024 年/5 月/22 日/第 008 版地方
因地制宜塑造竞争新优势
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 滕宏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重庆市经济活动最频繁、开放资源最富集、营商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之一,江北区当前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优势,加快打造新重庆建设先行区、示范区。
紧扣“ 三大支柱” 挖掘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江北区立足金融、商贸、工业三大目前有优势、未来有潜力的支柱性产业,持续向新而行、向质而进。注入金融动力。江北区的金融机构、上市企业数量等居重庆市第一位。我们将锚定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持续推进金融机构、功能、人才“ 三集聚”,深入实施“ 智融惠畅” 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推动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增强商贸活力。江北区是重庆商贸大区。我们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加快建设中環万象城、商圈慢行基础设施工程等标志性项目,持续拓展消费空间,创新消费场景。深入贯彻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提速发展“ 四首经济”,培育壮大新的消费热点,不断释放消费潜能。提振工业张力。江北区制造业基础扎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 151 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 1500 亿元。我们将迭代升级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引导企业走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道路,推动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帮助汽车、电子信息等企业提升跨越周期的能力,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围绕“ 三大主体” 催生新动能。经营主体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对江北区来说,要通过发展国企、民企、外企形成长足增长点。深化国企改革,江北区将区属国企整合为 4 户集团公司、16 户子公司,国企总数减少 44.5%,利润总额增长 16%。充分发挥 3 家国企 AA+信用评级优势,高水平运作产业引导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