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闽北日报/2024 年/3 月/5 日/第 002 版要闻
铆足干劲 勠力同心 持续奏响“ 美好建阳” 奋进曲
——访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
新年伊始,南平市委吹响了“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 的号角,建阳区如何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委、市委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的部署要求,在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争优争先争效。近日,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接受了采访。
问:过去一年里,建阳通过“ 三争” 行动的实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亮点成效?
谢启龙:2023 年,建阳区认真落实省委“ 三争” 行动和市委“ 五增” 目标部署,全面融入“ 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建阳—武夷” 新南平核心,聚力开展“ 三争三看” 行动,以“ 三化五定” 闭环落实机制为抓手,围绕实施“ 牢记一个嘱托、坚持双轮驱动、促进三区协同发展、擦亮四大名片、壮大‘ 五个一’ 产业” 的“ 12345” 发展战略,致力以“ 学” 促行、以“ 敢” 拼闯、以“ 干”求效,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奋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寄予的“ 建阳前景是美好的” 殷切嘱托转变为美好现实。全区生产总值 287.62 亿元、增长 5.2%,区本级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9.1%(全市第 1) ,区本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31.8%(全市第 1) ,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8%, 公共财政总收入 19.34 亿元、 增长 7%。
一是生态画卷更加美好。获评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和整改,获批全市首笔国储林经营贷额度 14.5 亿元;全力争创“ 两山” 实践基地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出了“ 巡河交水”“ 巡山交树”“ 书香建阳”“ 正苗启德” 等一批改革成果和创新品牌。
二是产业动能更加强劲。全年谋划重大项目 34 个、173 亿元,争取专项债项目 27 个、获批资金超 20 亿元,首批国债项目 11 个、5.7 亿元,项目数和资金量均居全市前列;打造“ 竹丝盏叶油” 建阳版“ 五个一” 生态优势产业,推进“ 以竹代塑” 示范城市建设,获批全国唯一省级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医卫产业新增 12 个开工和 14 个投产项目,闽瑞超细旦 ES 纤维持续保持国际领先技术优势;金石氟业量产六氟丁二烯、电子级氢氟酸等产品,解决“ 卡脖子” 问题;“ 建阳建盏” 入选全国“ 一县一品” 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聚焦“ 建阳小白茶” 品牌建设,引进茶业龙头香江茶业。
三是文旅融合更加深入。聚焦全面融入“ 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建阳—武夷” 新南平核心,立足“ 崇阳溪百里画廊、麻阳溪千载文脉”,不断提升游客转化率。加快推进环带建设,杜潭驿站等 26 个游览打卡点投入运营。创新“ 茶香在武夷、书香在建阳” 等差异化旅游路径,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 1000 万人次,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增长 40%以上。
问:新的一年实施“ 三争” 行动、落实“ 五增” 目标,建阳有什么新思路新举措?
谢启龙:新的一年实施“ 三争” 行动,关键要在深化拓展、细化实化上下功夫,聚焦重点,抓好落实。按照全省、全市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会要求,2 月 29 日,我们召开了全区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会,对全区 2023 年实施“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行动进行了总结,对 2024 年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落实落细“ 五增” 目标工作、优化细化“ 三争三看” 行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对全区干部队伍建设和建立“ 三化五提升” 长效机制也进行了动员部署,推动全区广大干部以争优争先争效的实际行动,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 美好建阳” 目标。
一是深学争优看格局。充分发挥建阳独特优势,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做好深化内化转化
第 1 页 共 3 页
文章, 继续深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3 次到建阳考察的特色资源和珍贵素材,特别是1996年到建阳调研时寄予“ 建阳前景是美好的” 殷切嘱托,加快推出一批具有建阳辨识度的研究成果,打造一批具象化、沉浸式、可看、可学的示范点。
二是敢为争先看担当。以“ 跳起摸高、争先进位” 的进取意识,坚持跳出县域看县域,着眼全局谋发展,敢和高的比、敢与快的争,在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 四上” 企业培育、向上争取资金、招商引资等方面勇争先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特别是突出“ 书香建阳” 主题,全力投入“ 建阳-武夷” 新南平核心建设,聚焦提升游客转化率,加强市区一体互动联动,推进建阳文化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全域化。如推出建阳-武夷山高速公路点对点免费、城际班车公交化改造、试行两地游客夜间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用文旅产品串联衔接武夷山与环武夷山国家公园旅游发展带全域景区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逐渐形成各具特色、集群发展的文旅体系,推动“ 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成为生态文明保护和地方发展共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系统展示地”。
三是实干争效看业绩。围绕增绿提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聚焦打造“ 四个全域” 目标,持续深化林长“ 巡山护林交树”、河湖长“ 巡河交水” 机制,全力争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围绕增强支撑,推动综合实力跃升进位,以全年 GDP增长 5.7%为目标,全力以赴推动产业、项目、消费、营商环境、科技人才支撑提质升级。围绕增进福祉,推动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坚持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品质提升,加快城乡互动、功能互补,扎实推进“ 书香建阳” 公益书吧、书坊乡农村“ 幸福里” 社区集中养老试点、零工市场等一批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围绕增创特色,全力打响建阳品牌,探索形成更多富有建阳特色的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在统筹推进深化改革和鼓励基层探索中释放更多红利、创出更多特色。围绕增固底板,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以建阳一域之稳服务全省全市大局之安。
问:新春开假第一天,市委继召开“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会后,接着召开了企业家大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 当地如何落实会议精神, 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谢启龙:节后,建阳区迅速按下“ 快进键”,召开了建阳区企业家大会暨“ 项目攻坚突破年”动员会、建阳区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会暨干部队伍建设和建立“ 三化五提升” 长效机制动员部署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全面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项目落地见效。
为确保目标实现,建阳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 2024 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 开门红”“ 开门稳” 若干措施》《南平市建阳区促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文旅产业发展五条措施》;区委区政府也迅速下发了《2024 年“ 项目攻坚突破年” 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围绕实施“ 12345” 发展战略,坚持“ 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 理念,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在项目谋划储备、招引签约、争取资金、报建审批、施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关键环节上奋力攻坚、重点突破,推进一二三产协调融合发展,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作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性举措,充分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加强跟踪谈判,千方百计转化成签约项目;全年计划外出招商引资 12次以上,力争引进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25 个;对签约项目,继续跟踪落实,实施动态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力争全年招商引资项目转化开工率达 60%;对在建项目,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更好更准拉动有效投资,全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66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7%以上。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是未来的效益。建阳区将围绕“ 竹丝盏叶油” 建阳版“ 五个一” 生态优势产业,建立 5 个重点产业“ 一链一专班”,进一步抓准发力点、瞄准增长点,着力破解投资体量小、投资结构不优的问题。
第 2 页 共 3 页
做精“ 一根竹”。争创国家级竹产业工业设计研究院,加强与山东鲁丽集团、安徽鸿叶集团、湖南九通竹基复合材料公司等国内竹木产业龙头企业沟通对接,力争引进一批竹产业头部企业落户园区;积极服务龙竹科技、庄禾竹业、夷山物产等现有笋竹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再上新台阶。
做长“ 一缕丝”。围绕发展医卫产业链式集群,引导企业向绿色高端方向发展,补强上游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原料供应,加强下游配套产业、终端产品产业链等;推进华绿、信立等 12 个已开工项目建设提速,尽快投产,皇允、百顺、金凯利等 22 家医卫企业尽快落地开工。
做强“ 一滴油”。认真梳理“ 一滴油” 上下游产业链,明确招商方向,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松节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全球最大的松节油集中和深加工基地。
做优“ 一片叶”。持续打响建阳小白茶品牌知名度,办好“ 建阳小白茶全国行” 活动,继续举办第三届小白茶茶王争霸赛、 小白茶喊山祭茶节等特色 IP 品牌活动, 鼓励和支持茶企在各级媒体平台宣传推介建阳小白茶,讲好小白茶故事。
做好“ 一只盏”。坚持建盏文化传播“ 走出去”“ 引进来” 相结合,策划举办“ 把盏吃茶话千年· 第四届中国建窑建盏博览会” 系列活动,谋划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版本馆等举办建窑建盏交流展出活动,组织建盏企业参加建窑建盏文博会、旅博会、茶博会等各类展会活动,进一步提升建盏市场知晓率和竞争力。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