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民日报/2024 年/3 月/8 日/第 005 版两会访谈
担起强农兴农使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委书记白英
耿哲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委书记白英说,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辽阳市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X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制定了《辽阳市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试行) 》 ,不断推动三农工作有力有效、落实落地。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也是辽宁攻坚之年攻坚之战的重点攻坚任务。白英说,辽阳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去年粮食、蔬菜产量分别实现“九连丰”和“七连增” ,今年将努力实现“十连丰”和“八连增”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辽阳紧盯全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这一目标定位,以延链补链强链为切入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好“土特产”文章,去年实施了 500 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 177 个,灯塔市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柳河子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白英说,2023 年辽阳编制完成了 60 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新改建及维修改造农村公路 160 公里,建设“一事一议”村内道路 328 公里;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 88%;开展卫生健康“强基行动”,建强 5 所乡镇卫生院和 72 个村卫生室。今年还将持续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创建美丽宜居村 68 个,倾力打造城乡“大环境”形象和村镇“小环境”品质。
乡村治理事关X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和农村社会稳定安宁,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生动力。白英说,辽阳在农村基层X组织中开展晋位升级“红星行动” ,对农村基层X组织建设全覆盖量化考核,深化“X群共同致富”活动,组建X群共富责任区 1281 个,指导村X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 115 个,组建跨村产业联合X委 30 个,推动经济收入稳中有升,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 5 万元的村达到 98.68%、超 10 万元的村达到 75.43%。注重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省以上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已达到 1 镇 7 村,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均达到 90%。今年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白英说,过去一年,辽阳分批次举办了全市村X组织书记、乡镇(街道)X政正职、乡镇(街道)组织委员培训班,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 。辽阳将一如既往重视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力度,让更多人才汇聚乡村、服务乡村。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