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晋中日报/2024 年/3 月/14 日/第 003 版专刊
践行“ 千万工程” 经验 建设和美宜居乡村
祁县县委书记 李军
祁县按照中央及省、市部署,把“ 千万工程” 作为“ 1 号工程”,对照中央一号文件“ 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聚力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全力推动“ 千万工程” 经验落细落实。
一、围绕县情优势,谋定思路举措。
祁县有 117 个行政村,15 万农村常住人口,46 万亩耕地、40 万亩水浇地、16 万亩酥梨、6万亩蔬菜、15.5 万头牛等农业基础条件,同时,充分发挥毗邻省城的区位优势;汾河昌源河乌马河“ 三河汇流” 的生态优势;名人古迹众多的文化优势;玻璃、白酒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优势。我们立足特色,广泛征求和尊重群众意见,依照乡村地理条件、历史风貌、产业基础,规划引领,把 117 个行政村精准划分,特别是乡镇政府所在中心村,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因村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建设规划,逐村分类推进。
二、聚焦工作重点,集中发力见效。
(一)确保粮食安全。围绕西六支等 65 个总面积 26 万亩的传统粮食种植村,实施“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计划投入 8000 万元, 其中重点争取省农业厅 3000 万元, 再建 4.7 万亩高标准农田,打造 2 万亩玉米有机旱作基地。实施 10 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推广天育 108 等 10 个新品种,粮食产量预计将新增 1000 万公斤,同比增长 3.63%。
(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围绕贾令等 5 个重点村,955 户 1751 名脱贫人口,用好 4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配套 1705 万元,实施辣椒、酥梨等 56 个项目,实现脱贫人口人均增收 2180元,增幅 16.3%。
(三)提升乡村产业水平。农业上,立足“ 果菜牛副” 特色产业;工业上,立足白酒、玻璃器皿优势产业,做好“ 土特产” 文章。
1.果业发展,投入 6500 万元,打造酥梨专业镇。聚焦闫漫、闫灿等 8 万亩的 10 个酥梨村,依托全国供销社龙头企业耀华果业带动,建设 3 万亩富硒酥梨基地,让 5000 户梨农受益。实现酥梨优果产量达 24 万吨以上,带动梨农人均增收 1 万元。
2.蔬菜种植,聚焦晓义等 13 个蔬菜大村,在 6000 余户种植 1.8 万余亩蔬菜大棚的基础上,推广紫番茄、水果黄瓜等 10 个新品种,引进立港公司投资 9000 万元,建设 200 亩全智能化温室,建成 10 个电商蔬菜供应基地,带动菜农人均增收 1.2 万元。实现蔬菜总产量突破 31 万吨,产值达 7.8 亿元。
3.畜牧养殖,聚焦北左等 6 个养牛大村,投资 5000 万元,强化优然牧业龙头带动,扶持九牛等牧场扩规升级,奶牛存栏达到 2.3 万头、肉牛出栏达到 10 万头。
4.农副产品加工, 聚焦来远镇 5 个小米村、 贾令镇 3 个熏肉村、 东观镇 5 个红薯村, 投资 5000万元,建设覆盖 13 个村 4000 多农户的小米、红薯、熏肉三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促进当地农民人均增收 5000 元。全县农副产品产值达到 3 亿元。
5.白酒酿造,聚焦北谷丰等 7 个传统酿酒村,依托红星白酒产业园项目,形成酿酒产能 7.5万吨, 白酒产值达到 50 亿元。 带动农户种植高粱 6000 亩, 促进当地 4000 余户农民人均增收 4000元。
6.玻璃器皿制造,聚焦下申 8 个玻璃村,发展张名等 5 个村级工业园区,新增产能 3.2 万吨,
产值 4 亿元。解决就近务工 2 万人,带动人均增收 1 万元,村集体增收 200 万元。
(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按照市委“ 一片一带一圈” 部署,对照“ 十有” 标准,重点打造
第 1 页 共 2 页
修善、东城、下申 3 个精品示范村;对照“ 六化” 要求,打造 26 个提档升级村;对照干净整洁底线,88 个村全部开展环境整治大行动。
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廊带建设,整合水利等资金 17.3 亿元,分 4 年实施湿地公园、幸福河湖等 7 个项目,打造王维水墨诗国小镇刘家堡、梨花节闫漫村等 20 个文旅融合燃爆村,让沿河 39村 5 万村民和八方游客,尽情欣赏万亩梨花、千亩芍药、红白蓝绿交织的秀美乡村画卷。
创新推进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重点围绕谷恋等 10 个历史文化名村,对接王潮歌团队,引进投资 30 亿元的乔家文旅幻城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 6252 万元资金,撬动 3000 余万元民间投资,创新“ 文旅+” 新业态,让乡间的晋商文化、名人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 活起来”“ 火起来”。
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债券资金,在昭馀镇王村投资 1.48 亿元,建设一小、三幼;在圪垛村投资
3 亿元,建设昭馀文化广场及养老服务中心。全面铺开城乡供水等“ 六个一体化” 建设,努力办成一批百姓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
(五)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聚焦南谷丰、原东等 12 个村,建强战斗堡垒,推广“ 枫桥经验”,践行文明新风,德治、法治、自治融合治理,努力实现农村平安和谐。
三、坚持X的领导,强化工作保障。
(一)压紧三级书记责任。县委成立 6 个专班,乡村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观摩、一季一比武,比学赶超、争先创优。
(二)解放干部群众思想。走出去,学习晋城泽州城乡建设,学习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学习
陕西杨陵的农业高新技术。引导乡贤能人、大学毕业生、企业家返乡创业。
(三)持续开展争资上项。调动职能部门,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
好专项资金、巩固衔接资金、周转金。
我们坚信,只要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产业兴、村民富、村庄美、
乡风好的“ 千万工程” 美好愿景就一定会早日实现!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