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晋中日报/2024 年/3 月/14 日/第 003 版专刊
再出发
再深化
再提升 以 “ 千万工程” 经验助力高效生态
农业强县建设
市政协副主席、寿阳县委书记 赵宏钟
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 三农” 工作的重要抓手。去年以来,寿阳县创新实施了贯穿全年、覆盖全域的“ 三治三建三评” 创建行动,一体推进脏荒乱问题整治 3 万余条,建设 61 个“ 森林乡村”、12 个“ 文旅乡村”、10 个“ 水美乡村”,惠及 10.3 万群众,全市“ 百乡(村)示范、千村治理” 行动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近期,我们进一步巩固提升主题教育成果,从上至下学思想传压力,从下至上听诉求厘思路,深刻领悟“ 千万工程” 蕴含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工作理念、工作机制,深刻领悟市委、市政府“ 突出特色、留住乡愁、惠民可感、推陈出新” 决策部署,确定“ 六个一” 工作思路,让每个村庄里的村民感受到幸福, 给每类村庄都带来新的发展变化, 把过去做得对的事情做得更好,将对农村农民有益的举措进行到底。
明确一个总目标。坚决扛起市委赋予寿阳在农业农村工作创特色、冲在前的使命任务,聚焦高效生态农业强县目标,全力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 双区县”,着力在农业上打造“ 华北有机旱作之芯”,力争玉米产量、托管面积、旱作技术、储粮能力、一产投资和增收幅度夺取 6 个省市第一;在农村推动“ 三治三建三评” 迭代升级。
去年寿阳开展的“ 三治三建三评” 重在整洁、宜居、塑形上打基础,今年我们落实市级要求,聚焦村美、业兴、民和,将整治脏荒乱升级为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和精品示范;继续实施水美、文旅、森林乡村建设;开展“ 千万工程” 模范村、优秀个人、“ 美好农家” 评比表彰。
谋划一盘新布局。在全域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水平、人口集聚规模、集体经济收入、资源区位条件等因素,以 12 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 500 人以上中心村为重点,打造北中南三条乡村振兴环线,在 186 公里 65 个行政村推进示范廊带建设,实施提档升级村 57 个,是市定任务的 2.4 倍;精品示范村 8 个,是市定任务的 2.7 倍。
在此基础上,我们择优打造燃爆村两个:南燕竹村依托“ 双层托管”、玉米产业链和燕州小镇,建成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洲村发挥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优势,在设施农业、古村开发、社会治理等方面走出新路、领先省市。
敲定一批好项目。确定“ 三提升一赋能” 110 个总投资 25 亿元的项目盘子,安排乡村发展项目 57 个、乡村建设项目 30 个、乡村治理项目 13 个。北部打造农康文旅融合片,建设长寿食品增值链;中部打造特优果蔬提档片,建设生鲜农产直供链;南部打造有机旱作核心片,建设玉米全产业链。
同时,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山西农大等院校合作,启动科技赋能行动,实施 6 个国字号项目,年内召开全国种业大会,建设省内首家玉米产业发展研究院,市内首家实施一村一名科技特派员。
筹出一块大投资。明确 7 条筹资路径,共计 11.3 亿元以上,比去年增长 7.3 亿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 5000 万元,县级整合配套 1 亿元,申报一般债券 1 亿元,“ 土高产” 筹集 6 亿元,政策性银行融资 1.5 亿元,村集体经济自筹 3000 万元,安排一企帮一村 1 亿元。
我们创新两种形式激活资源、激发动能。一是借助“ 土高产” 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通过产能转期权、期权转投资、投资转项目,让土地生金,在去年筹集 2.1 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将达到 6
第 1 页 共 2 页
亿元以上。二是依托“ 双层托管” 激发内生动力,今年将发展到 50 万亩,预计户均增收 1500 元,村集体总增收 4500 万元,将拿出 60%以上的额度投向“ 三治”“ 三建”。
推进一套硬措施。学习晋城经验,按照纵贯全年、覆盖全域、动员全民、重奖严惩的总要求,建立每周统进度、半月一调度、逐月大通报推进机制,采取以月观摩、蹲点包村、台账销号等督导形式,运用第三方验收、红黑榜评比、百分制排名考核方式,坚持谁干得好看谁、奖谁、用谁,安排 5000 万元资金进行奖励,优秀干部优先提拔,年终排名后两位的调整岗位。
打造一台强引擎。实行X政双组长领导,分管县领导总调度,纳入ZZ监督考评;建立农林水旅环 5 个指挥部,抽调 10 名四级调研员、30 名后备干部全程参与;县委书记投入一半以上精力,督促乡镇书记一线指挥,开展村支部书记季评年考;卡死五个节点,提前两月达标,集中展示寿阳乡村之变、乡村之美。
农业是国家的命根子,农村是城市的栖养地,农民是县域的主人翁。我们将坚定不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以农民群众的满意感和幸福感为标准,以承接全省“ 千万工程” 现场会为检阅,夙夜不怠、蒸蒸日上,奋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