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闽北日报/2024 年/3 月/15 日/第 002 版要闻
牢记嘱托 奋起再进 聚力打造闽浙边现代化生态新城
——访政和县委书记黄拔荣
新年伊始,市委吹响了“ 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 的号角,政和县如何立足自身优势,落实省委、市委深化拓展“ 三争” 行动的部署要求,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近日,政和县委书记黄拔荣接受了采访。
问:“ 争” 出牢记嘱托的新担当,“ 争” 出绿色发展的好态势,“ 争” 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过去一年里,政和县通过“ 三争” 行动的实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亮点和成效?
黄拔荣:2023 年,政和县把实施省委“ 三争” 行动、落实市委“ 五增” 目标贯穿始终,引导X员干部淬炼思想、磨练意志、锻炼实践,形成对标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三争” 行动年度考评全市第 4,GDP 增幅全市第 2。
一是“ 学” 出了奋进动力。我们深挖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三到政和考察调研的理论和实践“ 富矿”,活化转化 8 个探源点、24 个“ 6+N” 特色现场教学点,引导X员干部追寻足迹、紧贴现场沉浸体验真理力量,从中学思想学理念学方法,争做学习弘扬廖俊波先进事迹的标杆。落实“ 四下基层”,创新开展“ 坐坐群众的小板凳” 活动,相关做法得到央视《新闻联播》关注,被省委主题教育办《深化运用“ 四下基层” 走好新时代X的群众路线》收录。
二是“ 为” 出了拼闯斗志。我们强化“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的系统观念,发挥比较优势,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来谋划和推动工作,建成全省首个闽台青年融合数字文化 IP综合馆,促成省竹标委秘书处落户政和,获评“ 三茶” 统筹先行县域、2023 健康中国· 康养旅游百强县、中国蔬菜之乡等称号,“ 科技+金融+营销” 模式助推“ 三茶” 融合发展、山区小县拴心留才“ 四位一体” 机制、深化“ 法律特派员” 制度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经验做法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 干” 出了实践导向。坚持抓项目、拼经济、争进位,新引进中国竹具工艺城等“ 一把手” 招商项目 4 个、总投资 14.4 亿元,推动星合柒号茶厂等 12 个省市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连续四年获国家财政部正向奖励,政和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居全省山区重点县第 7、全市第 1。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整县推进国省干道、城镇主次交通要道等沿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巩固提升三产融合、文旅康养、高山生态农业 3 条乡村振兴建设带,2023 年乡村振兴热度指数首次进入全省综合排名前 10,“ 新乡贤”“ 新农人” 两支队伍联农带农机制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创新“ 一统二引三聚合” 机制入选 2023 年福建省改革优秀案例名单。树牢为民造福政绩观,滚动实施廖俊波体育中心等 81 个总投资 72.7 亿元的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4+N” 全民健康服务全覆盖, 政和一中入选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城镇新增就业完成率全市第 1,塔山福道等项目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新的“ 网红打卡点”。
问:新的一年,实施“ 三争” 行动,落实“ 五增” 目标,关键要在深化拓展、细化实化上下功夫,对照省委、市委出台的工作方案,政和县有什么样的新思路、新举措?
黄拔荣:我们将认真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加聚焦年度中心工作,引导X员干部跳起摸高、争先进位,横向找差距、纵向比进位,切实推动“ 三争” 行动、“ 五增” 目标见实效、提质效。
一是着力厚植“ 绿” 的底色。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以“ 四个全域” 为抓手,持续在护绿、扩绿、转绿上下功夫,深化林长“ 巡山交树制” 和河长“ 巡河交水制”,打造亿年龙鸟环线最美风景道,培树一批“ 六美” 示范村,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对台合作品牌,创建中国
第 1 页 共 3 页
天然氧吧,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是着力积蓄“ 进” 的动能。聚焦“ 一把手” 抓谋划、抓招商、抓技改,加快打造“ 2+3+4”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争取承办第三届“ 福” 文化论坛,筹办第四届白茶大会等重大活动,创建衢宁快铁畅享福建“ 凉都” 旅游线路,打造福州都市圈“ 后花园”。深化与福清对口协作,谋划共建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消薄飞地、人才飞地,念好新时代“ 山海经”。
三是着力做精“ 特” 的优势。聚焦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依托“ 链长+链主+专班” 机制,用好 3500 万元的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做大做强竹、茶、肉鸡加工、机电等重点产业链,培优扶强蔬菜、酒、水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是深化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发挥中国白茶城供应链基地优势,加快把中国竹具工艺城建设成集展示、体验、营销、活动组织于一体的福建省全竹产业发展融合展示窗口,唱响竹、茶“ 双城记”,打造中国白茶集散中心和中国竹具设计、制造、集散中心。
四是着力激发“ 创” 的活力。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 经验,以县域为重点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加快政和新城和南庄新区开发建设,实施“ 三带示范、百村推进” 行动,发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实践点作用,打“ 创新牌”、念“ 人才经”、吃“ 改革饭”,持续评选“ 新政和人”“ 最美新农人、新乡贤” 等典型,探索打造更多有引领性、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走出具有政和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五是着力夯实“ 稳” 的根基。聚焦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好X群连心家园等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 长期用工+短期用工” 零工市场等做法,加快“ 幸福里” 养老社区建设,推行“ 吃茶话事”“ 廊桥说事” 等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一中心一平台一队伍一载体” 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廖俊波体育中心等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强化风险防控、社会稳定,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问:新春开假第一天,市委继召开“ 三争” 行动总结部署会后,接着召开了企业家大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政和县如何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
黄拔荣: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影响后势。政和县迅速落实市委部署要求,随即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暨重点项目推进会等会议,吹响“ 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 的“ 进军号”,团结引领全县上下以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带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跃升、进中向好。
抓招商就是抓后劲。我们坚持“ 全县一盘棋”,突出产业链招商,以链式思维、体检理念,聚焦重点产业链的短板弱项、缺失环节,绘制招商地图,着力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固链拓链项目,推动重点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突出平台招商,加快推进 4 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持续打造“ 三茶” 融创园、闽北绿色家居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加快产业集聚;突出以商招商,完善“ 飞地” 招商合作和分享机制,鼓励引导各单位融入产业链协同招商,跟踪推进香港凯捷高端饮用水等在谈项目尽快落地。今年来,已签约吉瑞茶叶等招商项目 14 个、总投资 20.7 亿元。
重大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一方面,我们强化“ 一把手” 抓谋划,抢抓“ 窗口期”机遇,带动分管同志一起谋,邀请专业团队帮助谋,引导民营企业主动谋,已上报和储备增发国债、预算内补助、专项债等项目 105 个,计划争取政策资金 8 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推行县四套班子抓项目机制,建立健全项目集中会审和专班工作机制,高效推进用地、用钱、用人等要素保障协作,“ 三化五定” 闭环推动瑞和白茶庄园等总投资 96 亿元、37 个省市重点项目,东平高粱生态酿造产业园等总投资 63.4 亿元、47 个技改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元素。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与广大民营企业想在一起、拼在一起、赢在一起。政和一如既往重商亲商爱商,今年初隆重表扬了 2023 年度纳税突出贡献企业、纳税重要贡献企业、纳税成长型企业、新型工业化龙头(示范)优秀企业、创新型成长企业,并进行分档奖励,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以典型引领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我们一以贯之精准服务,把保障要素供给作为抓发展的重要职责,用好“ 企呼我应”、绿色产业创新
第 2 页 共 3 页
等平台,深化“ 企业服务日” 机制,探索“ 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出更多便民利企“ 一件事” 集成套餐,做到政企沟通“ 零距离”、解决问题“ 零延迟”、政策落实“ 零障碍”。今年来,已促成银企对接融资项目 16 个、签约金额 2.5 亿元。同时,坚持无事不扰、有事不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持续开展“ 小吏大权” 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亲而有度、清而有为蔚然成风。
下一步,政和县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优秀品质,坚持跳出政和看政和,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用一个个具体的谋划、举措、抓手,加快打造闽浙边现代化生态新城,为省市大局多作贡献。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