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 年/3 月/20 日/第 001 版
保质保量增耕地 全力防控守红线
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 于会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 严防死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 ,为夯实大国粮仓“ 耕基” 提供了根本遵循。重庆市万州区将耕地保护作为“ 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和“ 除险清患” 的重点任务,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以推进耕地恢复、遏制耕地“ 非农化”、防止耕地“ 非粮化” 为重点,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为支撑,举全区之力,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圆满完成 2023 年耕地保护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提高ZZ站位,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万州区牢记耕地保护是“ 国之大者” ,全面贯彻落实X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底线性、严肃性、责任性、针对性、时限性、鼓励性、特殊性,切实履行耕地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在全区性大会上部署耕地保护工作,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镇乡(街道)2023 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和阶段性重点工作考核体系,严格落实定期调度、通报、督导等制度,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多次召开耕地保护专题会,研究安排耕地保护重点工作,锚定目标任务,突破重点难点;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督促耕地保护工作,始终把耕地保护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各地各部门耕地保护职责。万州区制定《耕地保护工作要点》 《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镇乡(街道)和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各责任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举措。 组织所有区级负责同志加强对所联系镇乡(街道)耕地保护工作的领导指导督导 “ 三导” ,督促落实好属地责任,共同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强化规划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属事责任,分别牵头抓好区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下设的“ 非农化”“ 非粮化” 工作组相关工作,分类施策,现场指导,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
三是优化日常管理,全面推进耕地保护源头治理。万州区成立区、镇乡(街道)两级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配备专班人员 419 人,建立“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 的耕地保护机制。配备网格化耕地动态巡查员 574 人,充分发挥耕地监测监管“ 前沿哨所” 作用,采取“ 人防+技防” 相结合的方式,以“ 零容忍” 的态度、采取“ 长牙齿” 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创新开发“ 耕地保护” App,上传 7 个耕地保护图层,建立“ 1+7+N” 耕地保护数字化管理机制,编制镇乡(街道)《耕地保护一本账》,为耕地恢复补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便于基层掌握现状耕地分布位置,尽早发现现状耕地变化情况,提前预警整改。
四是摸清后备资源,全力挖掘耕地恢复潜力。 在市级统一制作的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初步范围基础上,万州区根据实际情况,扣除生态保护红线、用地审批范围、城镇开发边界、公益林、天然林等限制因素后,实事求是增补耕地后备资源空间范围,逐地块核实分析实施整治补充耕地的可行性,对无法实施整治或者整治后无法持续耕种的,一律不作为耕地后备资源,最终形成全区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初步范围 29.56 万亩,为各镇乡(街道)精准选择地块进行耕地恢复补足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锁定疑似图斑,提前防止耕地惯性流出。 万州区全面核实全区撂荒耕地和未来逐渐成园成林耕地情况,根据苗木生长、种植品类等因素,科学合理预判当年即将撂荒和成园成林情况,将疑似耕地流出图斑提取并下发各镇乡(街道),因地制宜采取低效林逐步退出和盛果林审慎修剪、落叶果树错峰修剪等措施分类整改。在国家航飞图斑下发后,逐个图斑精准施策,采取复耕复种、清杂、疏苗、间种、套种或修剪等方式全力整改,减少耕地流出面积。
六是印发耕保手册,确保耕地保护方法操作简便。万州区制作《耕地保护宣传手册》 《耕地保
第 1 页 共 2 页
护工作操作手册》《耕地恢复外业举证手册》等,开展多点位街头宣传活动,针对基层关心的土地法律法规、耕地保护等问题答疑解惑,让基层于部、群众明白耕地上该种什么、不能种什么,熟练掌握耕地恢复、防止耕地“ 非粮化” 流出、耕地恢复外业举证方法,切实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
七是严格执法检查,有效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 万州区坚持 “ 早发现、 早制止、 严查处” ,以卫片执法工作为着力点,重点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实行“ X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上下联动” 责任机制,建立卫片执法整改任务台账,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整改责任,逐宗整改销号。有关部门、镇乡(街道)各司其职并协同配合,高质高效、有力有序完成整改任务。去年共恢复土地原貌 225.89 亩,复耕 124.02 亩,督促违法用地业主补办手续 709.41 亩,补办手续涉及耕地 313.53 亩。
八是推行“ 一园一策” ,保障农户得到合理经济补偿。万州区针对管护良好的林园地,主动与业主和农户磋商,充分尊重业主和农户意愿,根据成园成林实际情况,稳妥审慎处理,不搞“ 简单化” “ 一刀切”。在耕地恢复方面,创新推行“ 一园一策” ,对永久基本农田原址整改、“ 二调”“ 三调”
均为非耕地易地恢复涉及园地和林木的按照 1000~2000 元/亩不等的价格进行补偿。在耕地“ 非粮化” 流出整改方面,盛果期经果林按照常绿果树不超过 2300 元/亩、落叶果树不超过 2100 元/亩实行“ 一园一策” 补偿,撂荒地按引道距离 200~500 米的 1900 元/亩、500 米以上的 2400 元/亩实行“ 一地一策” 补偿。
九是出台激励机制,着力减少基层抛耕撂荒行为。万州区以全区国土整治项目为单元,对土地整治项目区农田种植利用情况按“ 谁管护、谁受益”“ 先管护、后奖补” 等原则进行补偿激励,将激励资金的 80%用于项目区种植对象耕地利用保护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旱地 120 元、水田 160元、“ 旱改水” 280 元;激励资金的 20%用于镇乡(街道)及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项目区耕地管护利用的组织、监管、协调等工作,标准为每年每亩旱地 30 元、水田 40 元、“ 旱改水” 70 元。减少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经济利益差,调动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流转大户、种植户等种粮积极性。切实落实国土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利用责任,保持水田水用功效。杜绝项目区耕地“ 非农化”“ 非粮化” 行为,杜绝抛耕撂荒和水田旱作的行为,确保每块耕地有人种、有人管。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