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长春日报/2024 年/3 月/28 日/第 002 版要闻
以“ 43214” 发展目标为引领 推动德惠振兴率先突破
——访德惠市委书记申洪业
本报记者 赵猛佳
长春市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振了县域发展的信心,激发着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德惠市将如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德惠已经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做优一产的发展思路,提出了“ 43214” 发展目标。“ 举全市之力兴产业、优环境、促振兴,倾力打造长春北部副中心,切实以县域突破助推长春振兴。 ” 德惠市委书记申洪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以目标为导向
政策落细落实
长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大提升行动”,出台县域发展“ 1+4” 一揽子政策,提出到 2028 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 2800 亿元、占全市比重 25%的目标。德惠结合实际,围绕落实政策,明确目标任务,提出了“ 43214” 发展目标并七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 4”,即到 2028 年 GDP 实现 450 亿元,进入全省县域前 10。2024 年实现 330 亿元,并在接续几年中,每年依次递增 10%以上。“ 3”,即到 2028 年规上工业产值实现 300 亿元以上。“ 2”,即到 2028 年规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 200 户以上。“ 1”, 即每年市场经营主体增加 1 万户以上。“ 4”,即 2024 年打造米沙子、朱城子、布海、岔路口 4 个结点镇。
在谈及打造结点镇,申洪业告诉记者,除了以上 4 个结点镇,2025 年至 2028 年,德惠市计划再打造边岗、郭家、惠发、菜园子、朝阳 5 个结点镇,以点带面,推动环境明显改善、产业不断集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招商和项目建设同发力
实现产业集群集聚
今年一季度,德惠市以助企纾困为重点,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 开门红”。GDP 预计可实现
47.6 亿元、增长 7%;规上工业产值预计可实现 35.6 亿元、增长 17%。
在德惠市农牧加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场可见,研发中心、综合楼已封顶,总工程量已经完成一半。 该项目今年投产后可实现年处理 10 万头肉牛, 预计实现产值 20 亿元、 利税 3000万元,带动劳动力就业 500 余人。
申洪业表示,招商与建设共同发力,做大二产。要发挥“ 一区三园” 平台优势,深化“ 全民大招商”“ 项目建设攻坚年” 行动,推动铭星药业医疗器械、佳兴装配式建筑材料等项目尽快落地,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京东肉牛三产融合等在建项目加快施工,长春二热电“ 退城进郊” 燃煤发电等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循环经济、健康食品、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2024 年,德惠市计划建设 5000 万元以上产业项目 30 个,总投资 235.6 亿元。力争到 2025年,循环经济产业规上产值突破 30 亿元;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达到 110 亿元;食品工业规上产值突破 20 亿元;装备制造产业规上产值突破 10 亿元。
突出保障粮食安全
三产融合促振兴
“ 德惠是长春市的粮食主产区之一,要以高标准农田和农技服务为重点,做优一产。” 申洪
第 1 页 共 2 页
业表示,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黑土地保护等项目建设,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德惠市要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 43 亿斤水平,力争每年打造高产示范田 2000 亩以上;到 2026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 170 万亩,330.67 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加快推动土地托管服务全环节拓展,力争到 2026 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 90%。坚持“ 一乡一品”“ 一村一品”,不断特色产业规模,全面铺开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力争园艺特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5%以上。促进生猪、肉鸡、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今年畜牧业产值力争突破百亿元。
粮食产得出,也要销得出。德惠正处于东北物流中心经济带上,将依托香江物流、德翔物流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云物流等新兴业态,加快推进东大物流园扩建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要优化服务企业发展,持续开展企业上市培育行动,发展引进科创服务、软件信息咨询服务等产业,弥补科学研究服务业行业空白。
优化城乡环境
激发县域发展内动力
德惠市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运输车往来穿梭,塔吊运转。工程项目建设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德惠市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新一轮的城市结构更新,同时成为引领德惠市加快赶超隆起的重要引擎,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功能区域。 “ 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化城乡环境。这是德惠七大重点行动之一。” 申洪业表示。
德惠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在城区突出精建细管“ 双措并举”。重点推进松柏路公铁立交桥改扩建、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打通新老城区微循环;力争今年年底实现“ 四好农村路” 省级示范县目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今年要达到 85%。实施垃圾清运工程,持续健全农村生活垃圾“ 收转运” 全链条处置体系,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置。实施增绿扮靓工程,2024 年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 8 万亩,力争到 2025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4.5%。实施示范创建工程,2024 年计划打造“ 百村示范” 村 4 个、“ 千村美丽” 村 40 个,创建“ 干净人家” 1.7 万户。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