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酒泉日报/2024 年/3 月/29 日/第 002 版综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更高标准推进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玉门市委书记 王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玉门自古就是边塞前沿、战略要地,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有回族、蒙古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 24 个,少数民族人口 1.77 万人,占玉门市总人口的 12.8%,属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落实好中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策部署,是树牢共同体理念、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玉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关键之举。我们将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X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玉门实践,聚力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工作“ 更高标杆立祁连” 凝聚磅礴力量。
一、牢记“ X之大计”,以ZZ建设为统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X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将其纳入X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ZZ考察、巡察监督、政绩考核,玉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定期研究部署,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将X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玉门市各级X委(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 三会一课” 重要内容,纳入市委X校教学规划,明确学习内容、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觉。持续加强思想ZZ引领载体培育,充分利用媒体平台、文艺舞台、学校讲台,教育引导玉门市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二、心怀“ 国之大者”,以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主题,以民之所盼引领政之所向,多措并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积极扩大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全力推进“ 一老一小” 服务设施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不断提升玉门市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办学治校育人全过程,播种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全方位、多层次开展“ 结对子”“ 一家亲” 等民族联谊交流、互帮互助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与邻为亲、与邻为善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实施民族乡共同富裕项目,大力扶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肉羊生态产业园、蜜瓜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民族乡高质量发展。全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着力打造民族交融互嵌典范。深化平安玉门建设,将民族事务纳入“ 三级中心一张网” 服务管理体系,切实守住民族领域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三、常谋“ 市之要事”,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同走向现代化、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事务治理“ 五大行动”,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汇演、“ 万企兴万村”、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等 10 项活动,着力在培育各行业示范点上下功夫,全力落实“ 七个一” 标准,深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契合点,做好融合文章,全面拓展民族团结进步“ 7+N 进” 到“ 十二进”。深入挖掘“ 铁人” 文化、火烧沟文化、屯垦戍边文化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元素,并充分运用到各类展馆、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着力培育一批有血有肉、形神兼备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教育阵地,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玉门样板”。
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