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同日报/2024 年/4 月/16 日/第 001 版
“ 走在前、作表率”,为大同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城力量
——访市政协副主席、平城区委书记李继忠
本报记者 邸东芳
4 月 11 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平城区委书记李继忠刚从平城区两会会场走出,又忙着召集相关负责人部署推进古城项目建设、着手“ 五一” 假期备战⋯⋯“ 平城区两会刚刚闭幕,贯彻落实好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决策部署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结合区情,我们将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文旅消费‘ 四大赛道’ ,推进转型‘ 四步走’战略目标落地落实,坚决在大同‘ 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 ,实现‘ 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 总目标中‘ 走在前、作表率’ ,贡献更多平城力量!” 工作间隙,李继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平城区是全市的ZZ、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区情实际。锚定“ 总量提升争进位、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融合促转型” 发展路径,平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两会决策部署,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李继忠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作为“ 首善之区”,平城区将坚决从四个方面“ 走在前”。
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上“ 走在前”。深耕科技(先进制造业)新赛道,以专业镇为抓手,构建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培育轨道交通专业镇企业,推动轨道交通专业镇成为省级专业镇。构建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充电站建设,拓展智能光伏应用场景,逐步实现光伏发电与建筑、交通、农业等产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创新服务生态集群。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金融为保障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 我们制定了力争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20 家,完成 8 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目标,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指导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还将继续深化省校合作,共建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共建高校成果转化基地。同时,加快智慧平城建设,重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项目。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谋划建设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全面建设充电桩,推进公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 走在前”。大力推动农业发展特色化,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我们将打造以小南头街道为核心的‘ 观赏+采摘’ 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打造以白登山街道为核心的城市近郊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推进御河都市现代农业园、金乡遇农耕体验园项目;打造以马军营街道为核心的农林文旅康产业经济带,重点推进阳和坡知青大院二期、小石子乡村振兴示范区三期、北魏贡酒文化主题乐园项目。 ” 同时,优化布局城郊农贸批发市场、冷链配送中心、深加工产业园区等一批现代都市农文旅休闲项目。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庄规划管理为重点方向,实现农村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持续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打造创建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社会治理和要素流动“ 五个融合”。
在加快文旅产业发展上“ 走在前”。落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把文旅产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