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新华日报/2024 年/11 月/25 日/第 001 版
擦亮“ 新能源之都” 名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访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
本报记者 蔡炜 唐颖 张宇熠
11 月 14 日,“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走在前列· 设区市市委书记访谈” 采访团走进“ 两湖”创新区,倾听万亿之上的实干常州奔跑向“ 新” 的铿锵足音。
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紧扣“ 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 城市定位,常州坚定不移实施“ 532” 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擦亮“ 新能源之都” 名片,一步一个脚印,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勾画全面深化改革的“ 施工图”
记者: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作出全面部署。常州如何因地制宜拿出具体措施,以改革为现代化建设增动力、添活力?
陈金虎:常州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改革的强大驱动力。
用好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常州就被国务院确定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
试点城市,创造了全国“ 中小城市学常州” 的辉煌。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紧扣中央决策部署和
省委工作要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实施“ 532” 发展战略为牵引,统筹推进“ 新
能源之都” 建设、“ 两山” 理念三条转化路径探索、“ 危污乱散低” 综合治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擦亮“ 六个常有” 民生名片、“ 一网统管” 建设等一系列综合改革,探索形成人才公寓建设、“ 宅
改九条”、“ 审改八条” 等一批“ 小切口” 改革举措,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更加明显。去年,
常州高质量迈入 GDP 万亿城市行列,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
之城。今年前三季度,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57.87 亿元、增长 5.8%,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47 亿元、增长 2.5%,税收占比 83.7%、全省第一。
结合常州实际,我们扎实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举措,突出以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以改革推动城市能级跃升,以改革回应人民群众期盼,以改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率先探索一批常州试点先行、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牵引意义的改革事项,努力形成一批有成效、可推广、可复制的“ 改革样本”,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以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记者: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体制机制,常州如何锻造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陈金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 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