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永州日报/2024 年/12 月/6 日/第 003 版特别报道
期待再刻石头记 可镂可镌新篇章
——写在“ 永州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 开幕之际
永州市政协副主席 中共祁阳市委书记 蒋良铁
“ 零陵郡北湘水东,浯溪形胜满湘中。溪口石颠堪自逸,谁能相伴作渔翁。”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依托“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 建设湖南的指示,以“ 两个融合” 为命题作文,按照省委书记沈晓明调研祁阳浯溪这一湖南重要文化 IP 的具体要求,在《大唐中兴颂》问世 1263 周年、文章石刻浯溪摩崖 1253 周年之际,祁阳市以承办“ 永州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 为契机,以建好“ 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化馆” 为实践,集结全国资深专家学者,举行一场高端的“ 浯溪摩崖石刻学术交流会”,目的在于回顾浯溪“ 石头记” 的源远流长,回顾浯溪“ 中兴颂” 的文脉绵长,再一次景仰滥觞于元颜二公的文化大手笔,再一次惊叹历代士大夫和文人墨客的文化大传承,全力建成以“ 中国露天摩崖石刻第一家” 为标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那么,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里的石头, 研究这些石头上的文字, 研究这些石头里的文化精神?这里的石头有灵性,相伴的是文人墨客的吟咏歌颂,相融的是诗词文章的可镂可镌。这里有
唐代文坛名宿元结撰文、书法宗师颜真卿题字的《大唐中兴颂》 ,这样的人、这样的文、这样的字、这样的石头,真是文绝、字绝、石绝,世称“ 摩崖三绝”;这里有我国现存最大的露天摩崖石刻,从唐代开始,将文字刻入这里的石头成为风尚,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名人膜拜效仿,成为古代文人的“ 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