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天津日报/2022 年/6 月/17 日/第 011 版见证天津高质量发展
踔厉奋发向未来
——静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春色满城,海棠拂柳,团泊明珠闪耀渤海之滨,惊羽中绽开一轮碧波,看似静谧,实则涌动
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 为建设创新发展、生态宜居、文明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静海努力奋斗!” 这是静海区第三次X代会上的铿锵誓言。
这是“ 舍” 与“ 得” 的艰难抉择——
理念的变革正如晕开的碧波,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发展模式的彻底革新。加快打造先进制造创新区、绿色发展引领区、健康生活示范区、共同富裕力行区。静海高质量发展的步履更加坚定。
随之而来,招商引资前线捷报频传,京津冀协同发展平台越搭越宽,新动能产业体系更具规模,科技创新驱动推向纵深,特色产业前景更加广阔⋯⋯“ 革故鼎新” 的背后,是静海人“ 创新决定未来” 的执着。
这是“ 速” 与“ 效” 的果决判定——
打好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违法用地治理、信访积案化解、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全面从严治X“ 六大攻坚战”,生动实践了静海“ 求质求效” 的发展思路。坚决不要徒有虚名的“ 速度”,用“ 绿色系数” 考核发展成效,这是静海人“ 踔厉奋发” 的共识。
并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瓣瓣同心”
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静海区从“ 花开三朵,各表一枝” 到“ 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着眼于畅通区域协同“ 经络”,构筑现代化产业“ 骨骼”,静海区积极搭建产业承接平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服务雄安新区的“ 桥头堡”。
2 月 10 日,静海区招商顾问聘任暨 2022 年新春项目集中签约开始,24 个项目涉及新能源、
新材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总投资 132.5 亿元。
3 月 10 日,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涉及机器人研发、环保设备、新能源、生态农业等
22 个项目,总投资达 130 亿元。
4 月 14 日,又有 24 个重点项目落户静海。
4 月 26 日,华夏未来静海湾中心落户;天水智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势头迅猛!招商引资打响了“ 六大攻坚战” 的第一炮。
今年以来,静海市外内资到位 58.03 亿元,同比增幅 74.79%,到位项目 137 个,为静海带来
了“ 格局之变”,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在与奥密克戎 100 多天的鏖战中,从静海本土“ 破零” 到彻底斩断病毒传播链条,仅用 9 天时间就实现了社会面“ 动态清零”。“ 人民战争” 的淬炼升华,凝聚起同舟共济、勠力同心的抗疫精神。
团泊湖畔,“ 理想之城” 闪耀崛起。
怀揣“ 大健康” 的构想,约 38.55 平方千米的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内,一个又一个大健康项目拔地而起。“ 人民英雄” 张伯礼和王辰等院士亲自带领专家团队,构建了中西医“ 双航母” 创新集群,筑起这座独一无二的城市。
作为天津“ 十四五” 期间为群众办的最大社会事业工程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项目
第 1 页 共 4 页
一期工程已成功封顶。夙夜在公、只争朝夕的干劲,确保了年底前如期竣工。
工信融商智能制造产业园加快建设,智能产业“ 生态圈” 逐步建立;子牙经开区在循环经济、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池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推进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建设,打造“ 三生合一” 的生态样板城市; 积极探索外贸服务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外贸出口增速持续提升⋯⋯
窥其一隅,见无限未来。“ 京津冀协同发展” 已在这里开出似锦繁花。静海,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全局,抛出了区域协同“ 组合拳”。
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以赴”
“ 全力以赴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新项目落户静海,不仅没有“ 水土不服”,反而发展得根深叶茂。《静海区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 企业家服务日” 等一系列举措,彻底激活了企业和企业家在静海的“ 一池春水”。
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工信融商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等各个重
点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程车往来穿梭,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相继落地。
今年 2 月,新出台《静海区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建立“ 三级包联” 制度、组建重点项目服务专班,“ 帮办代办”“ 用地清单制” 等步子“ 前后脚” 跟上。依托“ 多规合一” 各业务协同平台,应急、生态、水务等部门倾力而为,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体系,提供“ 保姆式” 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拿地后“ 多头跑”“ 来回跑” 的问题,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
每月 20 日是静海的“ 企业家服务日”。这天,一支“ 一切奔着问题去” 的小分队来到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 区政务服务办的工作人员刚下车, 企业负责人便提出诉求。
“ 希望在公司周边增加一条公交线路,帮助企业申报 3A 级工业旅游景区⋯⋯”
话音刚落,大伙儿对视了一眼,笑了,“ 太默契了!我们也有这样的想法,坐下唠唠?” “ 太好了,必须得唠唠!”
一拍即合!区政务服务办立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协商、调研、规划,4 个月后,一条从静海城区至友发第一分公司厂区的公交线路如约开通⋯⋯
“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是企业家盼星星、盼月亮希望解决的,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再‘ 按部就班’ 了。” 区政务服务办X组书记、主任刘玉恩坦言。“ 一竿子插到底”“ 拎着公章” 办公,成了标配,“ 马上办”“ 拿地即动工” 也就成了常态。
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上,静海将企业的揪心事“ 大包大揽”,成立区重大项目指挥部,做到专人专盯,“ 量身定制” 项目落地流程图,开展点对点服务,根据项目进展、困难及需求,研讨解决方法。
“ 该办的证件一个也不少,效率真高!” 手拿崭新营业执照,办事群众脸上是掩不住的愉悦。
在区政务服务办,提交材料后不到 2 小时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同一时间,企业设立相关信息已通过数据共享系统推送至税务、社保等部门办事后台。半天不到,全套“ 企业出生证明” 新鲜出炉。
静海设立政务服务代办(帮办)服务机构和“ 办不成事” 反映窗口,31 个单位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入驻率超过 80%,实行“ 你承诺我审批,你失信我撤销” 审批机制,一季度“ 政务一网通” 政务服务事项“ 一次办” 比例达 97%,实现企业设立登记 0.5 天办结,网上办事率达到 85%,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到 100%。
寻新
现代化产业格局“ 新益求新”
子牙河畔,循环经济“ 升级版” 呼之欲出。
清晨,天津新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勇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点开“ 报废王” APP。
此时的订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