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淮南日报/2022 年/11 月/21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锚定目标推动潘集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潘集区委书记 宋立敏
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潘集区把学习宣传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ZZ任务,紧盯省、市X代会赋予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锚定区X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认清长短底板,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在潘集生动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认清“ 四大” 长板,坚定发展信心。一是政策机遇。潘集处于国家、省重大战略叠加优势之下,长三角一体化、合淮同城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皖北“ 四化同步” 区建设等带来了政策机遇和产业转移。二是产业支撑。潘集区作为全国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淮南绝对主战场,煤炭产量、洗精煤、电力分别约占全市 24.6%、100%、51.1%。中安煤化、中国电力平圩电厂、淮河能源、嘉玺新材料等煤电化骨干企业坐落在潘集,为潘集打造煤电化气全产业链奠定了产业基础。三是发展空间。潘集区总面积 598 平方公里,可用集体土地多,村庄整治空间大,能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土地要素保障,为产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发展愿望。因发展滞后、民生保障不足,导致潘集干群现阶段对发展不足的“ 痛感” 更加强烈和真切,对加快发展的渴望更加紧迫和急切。
认清“ 四大” 短板,明晰发展路径。一是经济发展偏重、偏煤,走出“ 不唯煤” 的产业发展路径任重道远。二是产业总量不大、结构不合理。一产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二产民营经济规模偏小、发展不足,煤电产业占比较高,三产服务能力弱、体量小、质量差。三是营商环境不优,导致企业招引难度较大、项目建设周期长;平台载体不强,制约项目落地。四是作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约束和交通瓶颈制约较为明显。
认清“ 四大” 底板,筑牢发展底线。一是固牢安全稳定底板,煤电化产业带来的传统安全和疫情传播、意识形态、互联网安全等新兴风险交织,必须时刻把风险防范挺在最前沿。二是固牢生态环境底板,煤电化高排放项目上马与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