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衡水日报/2024 年/2 月/1 日/第 A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1 月 28 日在衡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衡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董晓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 2023 年,是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和X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勇闯新路,较好完成了既定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1.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坚持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千方百计增投资。强化重点项目调度,健全“ 三个三” 推进机制,动态更新 7 个项目库,举办系列招商活动,引进央企三级子公司 21 家,签约超 5000 万元省外项目 338 个,286 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402 亿元,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和民间投资比重居全省前列。多措并举促消费。落实国家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实施居民消费提振年行动,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惠民家居节等促消费活动,网络零售额 420.8 亿元。旅游业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成功举办首届省研学旅游大会、衡水湖马拉松赛、全国低空无人机飞行大赛。精准施策稳出口。出台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 15 条措施,优化通关、退税、信保、展会服务,出口形势趋稳向好。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会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
(二)转型升级步伐坚实。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持续推动衡水学子回归,高校毕业生实现返衡就业创业近 2 万人。深化“ 揭榜挂帅” 和科技特派团入企服务,连续 4 年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净增高新技术企业 8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349 家,县域创新能力 C 类县动态清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户数和金额增幅均超 15%。中科衡发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装备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中科院智能导钻国家专项通过验收。雄安(衡水)超算中心投入运营。工业经济提质提效。丝网产业产值超千亿元,橡塑管业入选国家百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提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6.5%,居全省首位。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8 家、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领跑者” 企业 24 家。国家级质量标杆、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实现“ 零” 的突破。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 28.8 万亩,粮食生产实现“ 二十连丰”。积极创建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新建和改造提升设施果蔬 3.2 万亩,新发地城市保供仓、北江农产品批发市场、致信数字育苗育种等项目顺利实施,冀州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初具规模,第六届京津冀蔬菜产业发展大会、“ 河北净菜” 进京直通车首发仪式在我市举行,蔬菜在首都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7%,成功进入天津 5 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城乡建设协同推进。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完善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心城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奥体公园一期建成开放,沁香路、清雅路、滏阳路改造提升工程竣工通车,高铁南站片区前期加快推进。实施城市更新项目 184 个,完成投资 58.5 亿元,新建和改造市政管网 219 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 4500 个,新建“ 口袋公园” 11 个。
第 1 页 共 7 页
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短板加速补齐。围绕县城容貌、道路交通、内涝治理等 11 个重点领域,实施宜居县城项目 124 个,完成投资 30.1 亿元。景县入选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周窝音乐小镇、以岭金蝉小镇、同岳乐活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清单,冀州冀建胡同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深化整治。开展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农村垃圾、黑臭水体整治
4 个专项行动,完成“ 五化” 提升村庄 1555 个,打造和美乡村 219 个。深州入选全国“ 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故城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阜城获评国家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石衡高速建成通车,雄商高铁、石衡沧港城际铁路、邯港高速衡水段、国际陆港等项目顺利实施,“ 四好农村路” 省级示范县实现全覆盖。
(四)改革活力加速释放。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优
质高效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用好省支持衡水发展 15 项政策,实施全面深化改革
12 项提质行动,争取国家级试点示范 59 项,成功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武邑入列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归位试点,深州入列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开辟重点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打造“ 标准地+承诺制” 2.0 版,实现工业项目“ 拿地即开工”。高标准开展“ 个转企” 国家级试点,成功发放全省首张“ 个转企” 营业执照。瑞星燃气在北交所上市。不动产登记+水电气暖联动过户等改革顺利推进。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推行招标投标“ 双盲” 评审改革,涉企和民生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服务大厅,审批事项动态保持全省数量最少,提升“ 12345+衡企通” 服务热线质效,设立营商环境服务专线,市场主体诉求一键直达。建立市县X政主要领导常态化联系企业家机制,高规格举办“ 衡水企业家日” 大会,深入实施“ 九捞九助” 暖企行动。全年净增经营主体 2.8 万户。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定期举办擂台赛, 12 家省级开发区全面推行市场化运营 “ 园中园”模式,衡水高新区加入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省级开发区发展绩效专项考核实现 C 档次清零。雄安衡水协作区“ 三区五园” 发展格局加速形成,正在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五)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坚决贯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四,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 92.3%,农业固体废弃物气、电、热、肥联产生态循环模式向全国推广。
高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建立地下水位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整治河渠 582 公里,引蓄农灌外调水 9.6 亿立方米,建成五星级幸福河湖 5 条(个)。衡水湖完成首次“ 洗湖”,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与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试点,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完成营造林 34 万亩。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14 家企业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24 个住宅小区开展“ 无废小区” 示范创建,签约全省首笔自主促成的排污权抵质押贷款,完成全省地级市用水权试点首单交易,县域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实现全覆盖。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带着感情办好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省 20 项民生工程涉及我市任务和市 20 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打造零工超市 2.0 版,创新开办人才夜市,城镇新增就业 4.3 万人。健全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脱贫人口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新开工棚改安置房 3228 套,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118 个。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 15 所,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 2.1 万个。衡水学院滨湖校区一期和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武邑校区正式投用,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获批设立并招生。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 名片” 工程 3.0 版深入实施,哈院南院区转入运营期,北京玉泉医院深州协作医院开诊运营,阜城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30 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京津冀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进活动在武强举办。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风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综合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前
第 2 页 共 7 页
列,故城入选全国信访法治化建设试点县。
面对特大暴雨洪灾的严重冲击,我们争分夺秒抗洪抢险,紧急转移群众 5.64 万人,最大限度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集中力量加快恢复重建,17.8 万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58 个项目获国家支持,全省单体投资最大、审批最快、开工最早的交通项目保台公路姚庄桥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全市上下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强大动力,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敢于胜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抗洪精神!
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X性、重实践、建新功,解决了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中央XXXX精神,加强巡视巡察整改,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了风清气正的ZZ生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66 件人大代表建议、322 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国防教育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领航掌舵的结果, 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中直、省直驻衡各单位,向驻衡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衡水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牢固,科技创新仍需加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市韧性有待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仍需巩固,民生领域还有短板,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政府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下大气力解决。
二、2024 年目标任务和主要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 四个闯出一条新路” 步伐,努力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先进位,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衡水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进出口总值增长 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 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左右。
落实总体要求,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把X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转化为“ 施工图”“ 任务书”。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必须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以市场化改革破解瓶颈制约,引领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让改革创新成为衡水的鲜明标识。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最突出问题着眼,从最具体工作抓起,一件一件办
第 3 页 共 7 页
好民生实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必须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今年要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向上向好。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让
内需支撑作用更加强劲。
坚定不移强化项目建设。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抢抓政策机遇,谋划储备一批水利、交通、能源、防灾减灾等项目。聚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项目,布局一批 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项目用地、规划环评等服务保障水平。全年推进重点在建项目 200 个以上、重点前期项目 100 个以上,谋划重大产业项目 100 个以上,实施“ 双基” 项目 30 个以上。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突出产业链招商,瞄准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小团组招商、以商招商,探索“ 基金+” 等招商模式,引进一批行业龙头、标杆企业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全年力争引进亿元项目 400 个以上,10 亿元项目 35 个以上,百亿元大项目实现突破。突出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引进,做实业务、形成产业、创造税收。突出招商实效,强化包联帮扶,提高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资完成率,以高水平招商引资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发力促进消费提振。多领域多层次开展提振消费活动,推动传统消费稳步恢复扩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