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通辽日报/2024 年/2 月/18 日/第 004 版关注
新征程扬帆启航 新使命重任在肩
——通辽市国资国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值此春回大地之际,通辽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全市国资国企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资国企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全市各族人民致以诚挚的新春问候和美好祝愿!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新的一年,全市国资国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加强X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国资国企突围,着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通辽篇章作出国资国企新贡献!
过去一年,通辽市国资国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拓进取、锐意改革,聚焦X建引领、主责主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合规管理、扩量增质、风险防控、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清廉国企等重点工作任务集中攻坚,精准发力,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64 项重点改革任务圆满收官,在自治区考核评估中获得 A 级。取得成绩的背后,是通辽市国资国企勇于主动出击、直面问题、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坚定的勇气和魄力攻克难题,国有企业正在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回首过去:国企改革交出优异答卷 国资国企发展再上台阶
2023 年按快报数据,市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 813.9 亿元,较 2021 年增加 101.9 亿元,年均增长 6.9%,营业总收入 50.6 亿元,较 2021 年增加 14.8 亿元,年均增长 18.9%,利润总额 6.1亿元,较 2021 年增加 5.96 亿元,年均增长 581%,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为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国资国企力量。
这一年,我们推陈出新,国企改革活力效率明显提升
国企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激发企业活力和提升运营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市国资委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内部的要素资源, 特别是人的潜力, 在全区率先开展市场化公开选聘经理层成员,健全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 全体起立、竞争上岗” 的原则,组织开展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工作,国有企业累计 154 名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或不胜任退出人数 78 人;开展选人用工程序规范化工作,除政策性人员安置外,国有企业新录用员工 100%公开招聘;执行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八级五档岗位薪酬体系,推动向易岗易薪、一岗一薪、岗变薪变转变;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各级子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成员签订“ 三书一协议”。
这一年,我们迎难而上,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显著优化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对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市国资委深入推进国有资本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按照“ 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
的原则,聚焦全市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将原有 11 户出资监管企业整合为 6 户,实现了向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农牧业、文化旅游、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等领域的布局和调整,有序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及时将优质资产资源注入国有企业,有效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加快实现“ 政企脱钩”,基本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推动“ 两非”“ 两资” 企业清理退出,累计清理退出长期未开展业务、经营长期亏损效益低等企业 34 户。
这一年,我们披荆斩棘,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形成
第 1 页 共 3 页
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X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排在国企改革重点任务的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国资委全面贯彻“ 两个一以贯之”,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健全国有企业X组织前置事项清单,全面完成X建工作进公司章程。为使董事会运作更加规范,市国资委累计向六大集团委派了 6 名总会计师和 26 名外部董事,实现了董事会专业结构多元和能力结构互补以及外部董事占多数,董事会建设持续加强。各企业董事会均已制定了向经理层授权清单和董事会议事规则,有效推动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
这一年,我们研精毕智,国资监管制度规范有序
市国资委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新格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