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阳日报/2024 年/2 月/20 日/第 004 版专题
奋楫笃行谋发展 砥砺前行谱新篇
——开阳县 2023 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许发顺
2023 年, 开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10.53 亿元, 同比增长 9%, 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辖区企业安达科技成为全省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实现了“ 零” 的突破;取得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综合评分“ 双第一” 佳绩;青龙河流域成功创建全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这一年,开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聚力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实干笃行、克难奋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发展奋勇争先,生态建设成效明显,风险防范有力有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开阳实践新篇章。
聚焦工业引领 筑牢高质量发展“ 硬支撑”
开阳县立足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 核心承载区” 产业定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安达二期 6 万吨磷酸铁锂、邦盛 5 万吨磷酸铁、中伟二期 5 万吨磷酸铁锂和 3 万吨磷酸锰铁锂、磷化 1 万吨六氟磷酸锂等项目建设;保障安达一期 5 万吨磷酸铁锂、胜威 5 万吨磷酸铁、中伟 20 万吨磷酸铁产能释放,形成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 15 万吨、磷酸铁 37 万吨、电解质 1 万吨产能,实现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产能双提升。建成中电建储能项目,实现了全市新能源储能装置“ 零” 的突破。完成新能源产业产值 56.33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 20.4%。
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坚持“ 富矿精开”,完成开磷、双兴、路发 3 家矿山企业智能化技改。推动川东化工、新天鑫、青利天盟 3 家黄磷企业环保措施提档升级,建成磷化集团 10 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20 万吨工业级一铵等项目。推进胜威 10 万吨钛白粉、富开 3 万吨无卤阻燃剂、聚力生 5 万吨氢氧化钾和精细磷酸盐等补链项目,形成了“ 矿化一体” 协同发展格局,为区域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园区建设提档升级。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建成标准厂房 20 万平方米,新开工标准厂房 15 万平方米,完成土地收储 3500 亩。建成核心区供水工程、铜鼓坝污水处理厂、安达二期 110 千伏电力线路迁改、建材大道、核心区供气管网工程、开阳至息烽 12.5 公里天然气迁改等 27 个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经开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有序推进园区医疗救护站、事故应急池等 6 个安全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镇功能 绘就和美城乡“ 新画卷”
开阳县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格局更加完善、城
市功能更为齐备,为群众幸福加码。
扮靓城市环境。有序推进 1500 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培育规上建筑企业 4 家,建筑业产值达
10.88 亿元。深入整治自建房安全问题,大力开展“ 治违治乱” 专项行动,拆除易安、望城坡等区域违法建筑 23.63 万平方米。县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上线运行。完成城市综合管网提升改造 59.11公里。建成投用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全县城镇生活垃圾实现“ 零” 填埋。
补齐设施短板。大力实施“ 一圈两场三改” 工程,投入资金 1.33 亿元,建成凌角堰社区卫生
第 1 页 共 3 页

服务站、南江社区养老服务站、展示馆公厕等“ 15 分钟生活圈” 项目共 27 个,建成公共停车场
5 个、增加车位 640 个,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30 个,完成阳光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投入资金
1471 万元,改造老旧小区 213 户、棚户区 823 户、背街小巷 11 条。加快推进正街街坊项目建设,
完成展示馆、文庙书院等历史建筑改造。开展城市绿化养护 550 万平方米,补植补种花卉、苗木
16 万株,新增城市绿化面积 3 万平方米。
优化宜居环境。完成 G354 开阳港至肖家坳段道路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开阳港集疏运及基础配套建设。积极推进南江大道、迎宾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全省县城建成区人口达 20 万人以上的节点性特色县城之一。
坚持稳农强农 筑牢乡村振兴“ 桥头堡”
开阳县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 三农” 工作,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79.02 亿元,同比增长 4.5%,农业现代化挺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落实“ 四个不摘” 要求,聚焦“ 一好两上升” 目标,加快补齐“ 3+1”保障短板,持续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现脱贫人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