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天水日报/2024 年/12 月/28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12 月 25 日在天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天水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力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2024 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天水发展历程中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水视察,为我们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让全市人民倍感温暖、倍受鼓舞。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汇聚起阔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全省“ 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锚定“ 三区一地一中心” 发展定位,深入推进“ 四强” 行动,做实做细“ 五量”文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向上向好。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坚定发展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咬定目标不动摇,强化调度不松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908 亿元,增长 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8 亿元,增长 6%;第二产业增加值 233 亿元,增长 6.2%;第三产业增加值 497 亿元,增长 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4 亿元,增长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6.8 亿元,增长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757 元,增长 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442 元,增长 8%。
二是千方百计扩投资,项目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实施项目建设“ 百日攻坚” 行动,全市 53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511 亿元,静天高速天水段即将全线建成,清水汤浴水库大坝顺利封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通过国家三部委终期验收,麦积区新阳五龙风电项目并网运行,秦州关子至甘谷古坡公路全面完工,天陇铁路、黄龙抽水蓄能电站、曲溪城乡供水、麦积甘泉至董家沟战备公路、甘谷分布式光伏发电、武山太皇山 50 兆瓦风电等项目加快建设。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22 个、完成投资 1.17 亿元,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在天水召开。项目和资金争取成效明显,争取各类项目 132 个、到位资金 41.49 亿元。纵深推进“ 引大引强引头部” 行动,引进“ 三个 500 强” 企业投资项目 15 个,在广东、重庆等地举办招商推介活动 20 场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235 个、总投资 764.5 亿元,新建续建项目省外到位资金 654.5 亿元、增长 37.6%,招商引资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聚焦转型优结构,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深入实施“ 强工业” 行动,142 个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完成投资 249.3 亿元,41 个“ 三化” 改造项目完成投资 78.68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居全省第一。华天集成电路多芯片封测扩大规模项目、华贸复合陶瓷深加工车间建成投产。天水信创产业园建成运营,一批人工智能和信创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天光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二一三电器元件产业化、华天科技汽车电子产品生产线、中科福德 20 万台空气源热泵等项目进展顺利。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加快建设,天水经开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百强方阵,清水、甘谷、武山工业集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深入推进“ 强科技”
行动,实施国省列科技项目 89 项,新认定省级“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7 户、高新技术企业 70 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427 户,西电合金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华天科技等 3 户企业项
第 1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星火公司荣获全省工业设计大赛最高奖。扎实推进市场主体培育“ 五转” 工程,新增经营主体 1.98 万户、“ 小升规” 企业 44 户。
四是巩固成果促衔接,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面落实“ 一键报贫” 机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全市致贫返贫风险消除率稳定在 70%以上。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强力整治耕地流出,新建高标准农田 7.01 万亩,粮食总产量 140.52 万吨。加快发展“ 果菜畜药” 特色产业,改造提升果园 4.1 万亩,种植蔬菜 113 万亩,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15 个,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 20 个,果菜畜药产值分别达到 121 亿元、105 亿元、120 亿元、17 亿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06 家,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5 家。武山县列入全国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和国家高原夏菜产业集群,秦州、麦积、武山、甘谷列入国家甘味生猪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品牌强农行动,花牛苹果连续八年荣登“ 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甘谷辣椒入选“ 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创建省市级示范村 37 个,建成乡镇三级公路
78.4 公里、农村卫生户厕 3.2 万座,改造农村供水工程 23 处、危桥 15 座,农村人居环境焕发新貌。
五是文旅融合强引领,消费潜力加速释放。抢抓“ 天水麻辣烫” 火爆出圈机遇,举全市之力做好服务保障,网络话题播放量突破 500 亿次,特色农产品销售突破 60 亿元,带动文旅企业营收增长 49.2%,“ 天水麻辣烫” 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聚焦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文旅配套设施建设,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天水白鹿仓文化旅游度假区一期建成运营,清水北山生态园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天水博物馆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麦积山大景区荣登 5A 级景区综合类排行榜全国第八、西北第一。全市接待游客 5950 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
383 亿元,分别增长 23.9%、25.6%。全面落实“ 两新” 政策,争取专项资金 3.38 亿元,发放消费补贴 1.22 亿元,撬动大宗消费 10 亿元以上。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建成省市级直播电商基地 16 个,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15.2%。天水现代农产品物流园、东柯农产品批发市场投入运营,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5 个,布局商业网点 1.2 万个,我市被商务部列为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六是持之以恒抓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19 台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顺利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7%。整治入河排污口 941 个,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保持稳定。“ 无废城市” 建设全面开展,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 100%。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秦州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罗峪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成,治理中小河流 96.4 公里、水土流失 262.8 平方公里,完成国土绿化 31.9 万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有效整改。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 107 万千瓦,实现林下经济产值 7.6 亿元。
七是深化改革促开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深入实施“ 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 行动,“ 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成效明显,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 99.7%,办理时限压减率达 90.8%。纵深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星火机床、国投公司、民生集团实现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扎实开展。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完善农村集体 “ 三资” 管理、土地流转风险监控机制,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 10 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强化金融政策融合, 提升政策综合实施绩效, 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 为 802 户企业发放贷款 56.33亿元,全市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 8.38%和 7.43%。大力实施“ 人才强市” 战略,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781 人,星火公司被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积极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互联互通,307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持续扩大外贸规模,培育外贸企业 10 家,引进外资企业 3 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 38.6 亿元、增长 13%。高水平举办公祭伏羲大典,天水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八是用心用情惠民生,群众福祉更加殷实。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达到 86%,省市列民
第 2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生实事全部办结。城镇新增就业 3.95 万人,输转城乡劳动力 73.64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12 亿元,“ 天水麻辣嫂” 成功打造为省级劳务品牌。新增学位 1.08 万个,清水一中、秦州建二小学南校区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市职教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挂牌成立,天水师院更名天水师范大学、甘肃工学院与机电学院合并设置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过省级评估。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楼建成投用,秦安县医院完成整体搬迁,四零七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秦州区被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组建县域医共体总医院 10 个,武山县在全省率先建成信息化集成平台。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 14.99 亿元。持续开展“ 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 工程,为困难群众帮办实事 1.38 万件。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顺利推进,1597户群众喜迁新居。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新建村级农民健身工程 50 个。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修补城市道路 32 万平方米,新建绿道 15.47 公里,新增“ 口袋公园” 8 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九是防范风险守底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强化食品药品执法监管,群众饮食用药更加安全。从严管控政府债务,强力推进高风险机构化险,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可控。下决心化解重大项目遗留问题,千方百计筹措争取资金,全力推动有轨电车二期项目加快建设,按期完成藉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整改。积极做好住房保障,19 个保交楼项目 1.06 万套住房全部交付,50 个保交房项目交付 9147 套,60 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 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开工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张家川餐饮服务实训基地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扎实开展“ 主动创稳攻坚年” 行动,加强信访维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社会治安环境安定有序。国防动员、退役军人、防震减灾、妇女儿童、残疾人、工商联、外事、供销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十是驰而不息改作风,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坚决落实X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依法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向市政协和社会各界通报情况,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80 件、 政协提案 297件。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 八五” 普法规划,《天水市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公布施行。持续强化政府系统X风廉政建设,从严执行中央XXXX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树奖励二等功集体和个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X纪学习教育,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常态化纵深推进“ 三抓三促”
行动,认真做好各类审计、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