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朔州日报/2025 年/3 月/3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18 日在朔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吴秀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极具考验、承压前行的一年,也是凝心聚力、奋力作为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煤炭产业下行和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经济运行平稳、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和谐稳定,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
这一年,我们强化调度、克难奋进,经济运行平稳回升。逐月调度经济运行,深入开展入企帮扶,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26 家,争取政策性资金 35.49 亿元,减税降费及退税 4.54 亿元,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化解率 83.58%。稳工业。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扛牢稳产保供责任, 生产原煤 2.15 亿吨。 发电 705 亿千瓦时, 增长 3.7%; 其中外送 641 亿千瓦时, 增长 14.8%。原煤产量、发电量、外送电量均居全省第一。扩投资。加快“ 两重”“ 两新” 政策落地,实施项目 1443 个,总投资 2935.3 亿元。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20.2%,电力投资增长 37.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6%。促消费。开展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累计补贴资金 1.53亿元,拉动消费 12.26 亿元。广武滑雪场成功入选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右玉县启动创建南山生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展“ 黑神话· 悟空” 朔州文旅营销活动,重点监测景区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均增长 133%。在多重政策、举措的有力实施下,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回升,特别是进入四季度,有利因素不断增多,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这一年,我们向新而行、重塑动能,产业转型夯基固底。能源革命纵深推进。建成智能化煤矿 13 座,煤炭先进产能占比提升至 97%。完成煤电机组“ 三改联动” 80 万千瓦。平朔安太堡 2 × 35 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总装机 100 万千瓦的 16 个新能源项目并网,新能源装机达到 873.47 万千瓦,增长 12.94%。中煤平朔煤基烯烃一体化项目纳规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低碳硅芯产业成型起势,5GW 光伏全产业链打通,10GW 垂直一体化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扎实推进,长庚金晶半导体晶圆全产业链项目加快推进。高端陶瓷产业创新发展,怀仁市陶瓷科技艺术创新中心开工建设,怀仁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成为全省唯一具备日用瓷产品及陶瓷原料检验检测资质的机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怀仁医药园区 4 个项目开工,累计入驻企业
24 家。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44%、47%。右玉生态肉羊专业镇入选第三批省级专业镇,省级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长 18.7%。新认定省级产业链链核企业 2 家,省级产业链营业收入 73 亿元。科技创新支撑有力。新认定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各 1 家,新增“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25 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120 家,提前实现“ 十四五” 目标。晋坤煤矸石制备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为国内首创。
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开发区改革持续深化。建立赋权事
项动态调整机制, 完成省市县三级向开发区赋权调整。 平鲁经开区成功获批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
第 1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做好国企改革“ 后半篇” 文章。市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进度位居全省前列。深化“ 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实施简政便民专项行动,实行“ 打捆审批” 模式,审批时限最大压缩 82.5%。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信用监管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双体系” 建设。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农村集体“ 三资” 监管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农村集体“ 三资” 监测平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县级全覆盖。完成农业生产托管 36.32 万亩。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 10 万元以上。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155 个,总投资 641 亿元。
这一年,我们统筹城乡、提升品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交通建设成效明显。集大原高铁建成通车。全市铁路年发运量超过 2 亿吨,全省第一。G336 应县罗庄至朔城区东榆林段改扩建工程全线路基贯通。朔州东综合客运枢纽投用。建成长城一号旅游公路 166 公里、“ 四好农村路”
212 公里。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改造老旧小区 15 个。改造老旧排水、燃气、供热管网 668 公里,新增供热面积 301 万平方米。刘家口水源地供水工程具备通水条件,有效解决市区南部 2.6 万户居民用水难题。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播种面积 414.87 万亩、粮食总产 25.93 亿斤,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建成高标准农田 9.46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34 万亩。玉米最高亩产 2608.9斤,创全省纪录。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6%以上。在全省率先建设奶牛智慧牧场、饲草检测检验中心。右玉羊肉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推广“ 千万工程” 经验做法,打造精品示范村 30个、提档升级村 230 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营造林 25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1.84 万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六项污染物指标稳定达标,PM10 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桑干河(朔州段)被生态环境部选树为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中煤平朔煤矿生态修复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右玉县荣获“ 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为 2024 年全球唯一获得该奖项“ 杰出成就类” 的县域。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办好实事,民生福祉可感可及。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
6 年保持在 80%以上。省定 15 件、市定 5 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促进就业增收。城镇新增就业21776 人,新增技能人才 12175 人。强化社会保障。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122.27 万人、25.43 万人、22.02 万人。建立就业社保基层服务点 1341个。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养育补贴标准全面提高。发展优质教育。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扶持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6 所,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 6 所。市五小、万和小学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圆满完成。市体校获批独立办学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健康朔州。13 所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全省检验结果互认范围,28所医疗机构纳入全市检验结果互认范围。4 个县(市、区)建成省级健康县。促进文化惠民。开展“ 五个一批” 文化惠民活动 1.2 万场次,朔州融媒体“ N+1+7+n” 模式被新华社评为全国市级媒体融合改革创新典范。社会和谐稳定。保交房超额完成省定目标。政府债务、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亿元 GDP 信访量、万人信访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大力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双拥工作扎实开展,第三届“ 全国双拥模范城” 创建顺利,民族宗教、审计统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应急人防等工作全面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这一年,我们忠诚履职、实干担当,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X纪学习教育,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 171 件、市政协委员提案 159 件。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推进“ 2+5” 重点问题整治及“ 15+15”“ 听民意办实事”项目。突出实干导向,省政府交办的 198 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市政府 178 项重点目标任务全部落实,256 项“ 13710” 督办事项全部办结。纵深推进政府系统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
以恒反对“ 四风”,常态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 三公” 经费只减不增。
第 2 页 共 7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奋斗充满艰辛,取得的成绩殊为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X派、工商联、无X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朔部队、公安干警和驻朔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朔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