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汕头日报/2025 年/2 月/21 日/第 003 版聚焦 2025 汕头两会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2 月 19 日在汕头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汕头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也是汕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重要一年。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X中央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省委常委会首场集体调研来到汕头,勉励我们扛起“ 迎头赶上” 的历史责任,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省委“ 1310” 具体部署,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在汕头调研时的工作要求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落实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坚持“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发展思路,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以大干快干的奋斗姿态,推动汕头现代化建设展现新气象。2024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67.97 亿元。 其中,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 5.5%, 增速居全省第一;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92%,增速居全省第七;工业投资增长 19%,制造业投资增长 19.6%,增速均居全省第五。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抓工业强产业。全国首个海上风电集中送出工程和勒门 I 扩建项目全面开工,“ 四个一体化”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 以‘ 一体化’ 模式打造完整海上风电产业链” 案例入选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成功申报我市首个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区,汕头国际纺织城交付使用, 规划面积约 105 平方公里的临港经济区获省政府批准设立并启动建设。全市 8 家企业上榜“ 粤企 500 强”,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5 家。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抓商贸促活力。举办商贸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实施商贸赋能高质量发展十条,商贸会展活力迸发。全年办展面积超 52 万平方米、增长 30%,粤东地区规格最高的专业会展场馆——汕头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全市快递业务量位列全国第八,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抓项目实基础。汕头站枢纽工程一期建成启用。完成对国际集装箱码头收储工作,全市人民翘首期盼的海滨路东延工程即将全线贯通。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项目用海、用岛获得国务院批复。整合市第二、第三人民医院成立汕头市人民医院, 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构建集临床、 疾控和应急物资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体系。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抓整治优环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率先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汕头连续四年在全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评“ 优秀”,连续两年在省河湖长制考核中获评“ 优秀”。聚焦绿美汕头生态建设,赋能“ 百千万工程” 绿色发展之路,风貌管控走深走实。
一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每月举办“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现场会,实施经济发展五项重点任务分类考核,清单化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提升。重点项目发挥支撑作用。 每季度举办重大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活动, 加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协调, 推动 520
第 1 页 共 13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 900 亿元。文旅消费潜力持续激发。举办春节焰火晚会、大型演唱会、国际元宵灯会、七夕出花园体验、世界潮汕菜大会、马拉松等文旅体活动,英歌舞、汕头美食火热出圈。 大型主题公园加快规划建设, 小公园开埠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澳县入选“ 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妈屿岛旅游区获评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打造龙眼路等一批“ 网红” 特色街。八方宾客纷至沓来,带动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增长 16.8%、5.4%。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汽车、家电、家居、家装销售额 25 亿元。惠企暖企助企加大力度。开展暖企服务大走访,落实省“ 技改十条” 和“ 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为企业减税降费退税 22.7亿元,推动开展 560 个技术改造项目、260 家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 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 24%,新登记制造业企业增长 7.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213 家。出台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 7 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招商引资落地见效。拓展项目落地空间,实施“ 工改工” 5686 亩,新增产业用地 5494 亩,全市新落地投资额 5000 万元以上产业项目 279 个,新落地项目投资总额和到位资金总额分别增长 13%、14%。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率超 70%,市属国有资产总额增长 7.9%。
(二)城市活力持续迸发。“ 两大盛会” 凝聚四海同心,来自全球 6 大洲 32 个国家(地区)
266 个潮属社团、商会的 2800 名重要侨领、知名潮商、各界代表跨越山海,再次相聚汕头。海内外广大潮侨潮商看好汕头、投资汕头,小公园“ 番客街” 首批十大项目正式启动。“ 两大盛会”所凝聚的乡情和力量,必将有力助推汕头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迎接挑战,携手全球潮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联侨引侨聚侨惠侨全面发力,创新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持续推动国内学校与海外华校“ 结对子”;赴马来西亚、柬埔寨、俄罗斯、阿联酋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开展经贸交流,促成总投资超 90 亿元的 55 个合作项目成功签约;办好病困归侨侨眷帮扶慰问、归侨侨眷技能培训、涉侨涉外法律服务等为侨服务“ 十件实事”。“ 营商环境提质年” 行动深入开展,上线“ 秒批秒报” 事项 1107 项,2200 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 掌上办”“ 指尖办”,与 30 个兄弟地市合作开展“ 跨域通办” 事项 1341 项,汕潮揭“ 社保通” 同城化服务开通首批 34 项服务事项。建成(国际)高层次人才“ 一站式” 服务窗口,全市认定高层次人才 1648 人。海关“ 预约通关”“ 快速出证”“ 船边直提”“ 直提直装” 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深入推广实施。汕头连续四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濠江区入选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
实施,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南澳科学会议” 高端学术交流品牌持续擦亮,汕头科学城加快规划建设,生物大分子中试基地启动建设,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正式启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 770 家,新增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1 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2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 家、省博士工作站 10 家。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化学与精细化工省实验室联合孵化高科技公司 8家,全市 8 项科技成果获评省科技奖,汕头高新区上榜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园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发展。
(三)产业动能不断增强。“ 贸” 的潜力逐步释放。举办第三届服博会、第 23 届玩博会等 33场展会,签约金额超 300 亿元。阿里巴巴、希音等选品中心项目落户汕头,潮汕电商直播中心、圆通速递广东(汕头)智创园开工建设。实施外贸实力效益工程,培育首批 25 家外贸实力效益工程企业。广东省自贸试验区汕头联动发展区加快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连续三年获评全国考核“ 成效较好” 档次。“ 工” 的本底更加扎实。“ 三新两特一大” 产业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有新亮点,举办第二届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40 兆瓦级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六自由度实验平台加快建设,上海电气 18-20 兆瓦级风储荷网机组、金风科技 22 兆瓦风电机组下线,华能海门电厂 2× 1000 兆瓦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华电汕头电厂 2× 1000 兆瓦燃煤发电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华能千万千瓦级粤东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储能板块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有新进展,总投资
18 亿元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开工建设, 光华科技率先建成国内首条万吨级退役磷酸铁锂电池产线。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有新突破,举办 2024 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总投
第 2 页 共 13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资 170 亿元的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汕头,600 多家跨境专用通道试点企业运营顺畅。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特色传统产业有新升级,汕头国际纺织城已售面积超 70 万平方米,首批入驻 289 个企业、商家陆续开张,玩具专业园区在建通用厂房面积超 200 万平方米,潮南内衣家居服、澄海玩具创意产业集群入选 2024 年度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有新成效,举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集中签约总投资超 94 亿元的产业项目,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并在创业板上市,我市与马来西亚、柬埔寨共建“ 中国(汕头)燕窝港” 正式启动。产业转移有序承接。开展“ 园区建设提速年” 行动,省产业园区、大型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加快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92 亿元。主平台新增承接产业有序转移项目 40 个、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7%,我市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被省评为“ 优秀” 等次。
(四)“ 百千万工程” 攻坚推进。典型镇村培育成效初显。首批 1 个省典型区、4 个省典型镇、
51 个省典型村(社区)培育成效巩固提升,精准择优 6 个典型镇、88 个典型村(社区)作为第二批省级典型镇村培育对象。统筹各级财政资金 92.6 亿元,设立 1000 亩用地、500 亩用林指标池,连续举办 2 轮典型培育比学赶超擂台赛,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典型镇村给予资金奖励和用地、用林指标保障,以点带面推动全域整体提升。县域镇域经济积厚成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谷饶镇、莲下镇分别入选 2024 年中国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潜力前 100 强,溪南镇、雷岭镇入选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全市累计建成海洋牧场重力式深水网箱 95 个、深水网箱养殖用海面积约 2万亩。南澳县获批全域打造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成功举办 2024 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乡村酒店(民宿)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纵深推进,14 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线成片提升,新改建农村公路 66 公里、美丽农村路 106 公里,10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潮阳区获批开展农村“ 客货邮” 融合发展试点,澄海区狮头鹅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国家级认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至 6 家,汕头牛肉丸、达濠鱼丸、牛田洋青蟹、潮阳丝苗米、红场单丛、井都咸菜等“ 汕字号” 土特产集群培育壮大,带动农户在“ 家门口” 就业增收。“ 百千万工程” 集成式改革多点突破。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龙湖区探索村集体经济历史合同专项整治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潮阳区入选省“ 社村” 合作试点县(区),全市行政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 20 万元,其中 35%的行政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超 100 万元。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搭建汕头市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农村村民集中式住宅建设试点。绿美生态建设提质增效。完成林分优化 1.08 万亩、森林抚育 1.76 万亩、绿化植树 69 万株,打造超 250 个主题林。出台南澳岛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县域海岸线保护。美丽圩镇“ 七个一” 建设扎实推进。濠江区纳入省推进县域“ 光伏+建筑” 应用试点区域。5 个国考断面和 2 个省考断面水质、饮用水源水质、水功能区水质均实现 100%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 98.6%。落地全国首笔能效电厂节能减排挂钩贷款。韩江东溪(汕头段)获评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深汕对口帮扶聚力突破。建立“ 1+7+7” 深汕园区共建体系,市级合作园区成立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管委会,重点推进深圳—汕头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建设,7 个区级共建产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7 个产业协同发展基地全部投入运营,总投资 237 亿元的 36 个深圳帮扶合作项目加快建设,南山区—濠江区和光明区—金平区在全省县级对口帮扶考核中获评“ 优秀” 等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覆盖全市 38 个镇 (街道)、 总投资 44.36 亿元的央企助力 64 个项目加快推进,“ 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 发动 1170 家企业投入 5 亿元开展 976 个帮扶项目,出台支持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参与“ 百千万工程” 若干措施,“ 6· 30” 助力乡村振兴募集资金超 11 亿元,推进“ 双百行动”、智库专家结对助力区(县)行动、“ 星级名厨” 服务联系等工作,央企带头、国企跟进、民企参与、多方共赢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五)区域能级加快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汕漳铁路全线开工,粤东城际铁路、广澳港疏港铁路、汕汕铁路汕头南站至汕头站段全面铺开建设;潮汕环线高速三期工程京灶大桥正式通车,牛田洋快速通道、南澳联络线、汕南大道潮阳段、澄饶快速路、潮汕大桥等工程加快
第 3 页 共 13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建设, 汕汾高速改扩建工程完成工可审查; 广澳港二期码头获得多类危险品货物集装箱作业资质,广澳港区贸易网络航线基本覆盖东南亚主要港口和国内沿海各港口,广东华电丰盛汕头电厂码头口岸获批对外开放。通江达海、内畅外联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渐成规模。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可触可及。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东海岸新院区落成,市第二人民医院改扩建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完成主体建设, 潮医智库 2024 年年会吸纳第二批入库专家 136 名、 签订医产学研帮扶等合作项目 28 个,急诊医学科、儿科等 5 个专科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76 个村卫生站(室)纳入医保一体化管理。新建、改扩建 40 个幼儿园、中小学校,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实现镇域全覆盖,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近 1 万个。创建 21 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协同发展。全市 69 个综合文化站全部通过省评估定级,汕头体育中心、潮汕体育馆等体育场馆持续发挥社会效益。市政基础设施持续改造提升。完成西堤路东侧建筑立面和西堤片区环境品质提升,全市建成 1.7 万个智慧停车位,新建 46 个“ 口袋公园”。完成 135 个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海绵城市达标区域面积占建成区面积 40%。完成中心城区涵闸提升及改造工程建设,小公园开埠区和龙湖沟片区排水管网建设及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新建城镇污水管网 178 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 59%。核准 15 座建筑垃圾处置(收纳)设施。全市“ 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理”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稳定运行,生活垃圾应收尽收、日产日清。
(六)民生保障持续夯实。就业创业有效促进。城镇新增就业 4.4 万人,建成县级零工市场
8 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8 万人次。民生实事有效落实。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近八成。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1061 套,完成首批市级人才住房分配工作。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 124 个,提前超额完成“ 十四五” 目标任务。完成 734 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建成“ 长者饭堂” 169 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58 个,“ 汕头呼援通” 在线服务对象增至 3.68 万人。新增托育服务机构 365 个,新增托位 1.6 万个。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有效加强。刑事立案数下降 35%、刑事警情下降 32%,我市在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中获“ 优秀” 等次。绿色生态安葬率 32%。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结诉求 108 万宗,按时办结率 99.96%。举办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集中交流活动。安全防范有效巩固。保交房交付率全省排名第三。完成全年粮食生产面积 103.33 万亩、产量 46.28 万吨的目标任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41.71亿元,隆都围加固达标工程、梅溪桥闸大修工程等完成建设任务,河溪水库等 42 宗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汕头市智慧水利(一期)项目投入试运行。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完成总投资的 57.6%,农村供水“ 三同五化” 改造提升完成 1693 公里、惠及 17 万户农村群众。交通事故数下降 28.5%、交通事故亡人数下降 12%。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七)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X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X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市县机构改革全面实施。完成市级、区(县)机构改革,优化调整市、县、镇三级行政职权,优化完善乡镇(街道)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提升政府决策科学性合法性。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100 件,政协委员提案 259 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 5 件,规章制定 1 件、废止 2 件。我市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获“ 优秀” 等次。X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央XXXX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严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与此同时,民族、宗教、港澳、外事、对台、人防、海防、气象、统计、政务公开、机关事务管理、档案、地方志、新闻出版、国防动员、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