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图们江报/2025 年/1 月/7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年 12 月 28 日在珲春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张林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
出意见。
一、2024 年工作回顾
2024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困难挑战、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州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锚定目标、保持定力,履责担当、承压奋进,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 34000 元、21400 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进展、取得新突破。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经济发展根基更加稳固。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 48 亿元,开复工省州调度 50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53 个,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到 9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6.2 亿元、增长 8%。汇财进口农产品深加工、梓豪服装加工等 18 个项目全面建成,国药药材进出口加工智能产业园、铁路国际物流园等 23 个项目基本完工,敬信小镇、春汇果蔬国际智能物流园、鹏博国际汽车产业园等 12 个项目启动建设,示范区化工园区、防川高速、民用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为跨越赶超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出台《重点产业招商工作方案》 ,主动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赴成都、重庆、沈阳、天津等地举办专题投资推介会 13 场,定点拜访企业 400 余户、对接项目 182个,伊投年产 50 万吨新型铝材加工、现代设施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鼎和军民融合产业园等 20 余个优质项目成功落地, 招商引资入统项目到位资金实现 78.65 亿元, 连续 3 年保持 30%以上增长。
一年来,我们坚持加速换挡,工业增长势头更加强劲。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189.7 亿元、增长 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2%,工业投资增长 136.8%,设立英安工业园区,钰禾海洋鱼油深加工、腾瑞鱼油鱼粉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东北亚生鲜海产园、老姬食品预制菜二期、兴阳水产三期相继建成,棒棒哒时尚产业制造、鸿昇制衣、合盛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开盛贸易、 环辰科技、 尚泽服饰等 7 户企业升规入统, 能源矿产、 木制品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 7.9%、25.4%,海产品加工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实施“ 益企助企” 行动,通过“ 腾笼换鸟” “ 兼并重组” 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低效用地 235.8 亩,多渠道助企融资 2240 万元。紫金冶炼渣综合回收利用、森林山新型环保地面材料成功入选省级“ 智改数转” 项目,新增“ 专精特新” 企业 4 户,紫金铜业荣获全省技术改造、产业集群及转型升级先进集体,中冠生物科技、森林山木业、鼎辉电子等 9 户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年来,我们坚持开放联动,区域竞争优势更加凸显。新建珲春口岸联检楼主体完工,珲春口岸、铁路口岸 H986 查验设施投入使用,珲春口岸试行 7x12 小时工作制,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获海关总署批复,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各口岸过货 420 万吨、增长 21%,创历史新高; 进出境人员 66 万人次、 增长 117.8%。 示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50.3 亿元、 增长 10%;综保区贸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牧阳生物科技、建隆水产精加工项目竣工投产,延清肉制品加工项目全面完工;新增边民互贸品类 12 种,贝加尔粮油、吉麦食品、德州益豆等 16 户企业入
第 1 页 共 7 页
驻互贸落地加工基地;成功举办 2024 东北亚跨境电商发展对话会,开通“ 1210” 出口业务,保税物流分拨中心投入运营, 市场采购贸易展厅正式营业, 跨境电商贸易额达到 72 亿元、 增长 41%,首次位列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第二档,东北亚跨境电商产业园获评 2024 年度吉林省新电商产业基地。全市贸易额亿元以上企业增至 17 户,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230 亿元、增长 5%。
一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施策,消费市场活力更加充沛。加强“ 政策+活动” 双轮驱动、“ 政府+企业” 双向发力,开展房交会、汽车“ 以旧换新”、跨境商品嗨淘节等大型促销活动,投放 5 轮政府消费券拉动消费近亿元,东北亚国际商品城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 6.5 亿元,佰盛城市广场启动招商,新增限上商贸企业 11 户,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5 户,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0.8%,获评第二批全国县域商业“ 领跑县”。防川边境观光木栈道投入使用,龙虎阁单日游客接待量突破 2 万人次,国内首条边境观光班列“ 东北亚长旅号” 正式开行,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开馆运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国庆期间开市迎宾,东北亚旅游论坛、帝王蟹美食嘉年华、边境森林马拉松等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 蟹逅珲春”“ 渤海故都”“ 吉线秘境 G331 珲春段” 等文旅IP 火爆出圈,连续 7 年上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年接待游客 789 万人次、增长 41.5%,旅游收入 85 亿元、增长 30.6%。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边富民,乡村振兴步伐更加稳健。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完成耕地轮作 7.1 万亩、保护性耕作 6.52 万亩,粮食总产量增至 4 亿斤。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延边黄牛集中繁育养殖示范园、鑫欣育肥牛基地、宏牧生猪养殖基地等项目投产运营,绿庄园米业、长流园旅游公司入选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珲春大米、珲春黄牛肉纳入 2024 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整治“ 八拆” 点位 2700 余处,新建 6 个村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荒山、马滴达等 7 个村水冲厕所试点项目完成改造 600 户,修复乡镇水毁隐患 43 处、危桥 3 座,创建“ 百村示范”“ 千村美丽” 村 28 个。扎实推进“ 民企进边疆”“ 万企兴万村” 行动,编制完成东阿拉村、南山村边境特色村规划方案,边境村现有人口增加 3612 人。持续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 15.4%。
一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先,群众幸福底色更加亮丽。建成永信街、开源路等 9 条道路,新安桥竣工通车,雨污分流一期、老城区合流管线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城镇集中供热配套改造基础设施、示范区垃圾转运项目一期投入使用,北环路、柳亭 220 千伏输变电及 66 千伏疏通项目加快建设。扎实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生态环境信访件办结率达 100%,修复历史遗留矿山
46.7 公顷,治理水土流失 30 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道 6 公里、绿地 10.7 公顷。一高中等 4 个风雨操场、边合区幼儿园即将启用,公办幼儿园实现假期托管服务全覆盖,我市中考平均成绩全州第一,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公立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 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医保集中采购减轻群众医药负担 2926 万元,市医院入选国家超声引导针刀治疗疼痛项目联合推广单位。举办“ 职引未来,筑梦青春” 等各类招聘活动 261 场,实施“ 珲春有约· 雁归来”引才计划,签约吉林财经大学等 3 所就业合作院校,建成全省首家农村人才公寓,全市首个零工市场挂牌成立。举办首届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持续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适老化改造特殊困难老年家庭 113 户,老年助餐点增至 13 个,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 7400 万元,惠及群众 2.2 万余人。
一年来,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社会治理效能更加彰显。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效机制,我市入选全国 15 个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地区,防川村X支部荣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开展城镇燃气管道“ 带病运行” 等 27 个领域专项治理,累计排查隐患 12772 个、整改率100%,全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实现连续 44 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强化预报预警和应急联动,全面做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应对、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信访法治化工作体系,44 件积难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开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32 个,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29.4%,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扛好双拥共建时代重任,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 2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