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包头日报/2025 年/1 月/9 日/第 001 版
政府工作报告
——2025 年 1 月 5 日在包头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包头市人民政府市长 孟庆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意见。
一、2024 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市委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负重奋进,认真贯彻
落实X中央精神和自治区X委部署,深入实施“七大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这一年,我们坚持目标引领,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快进。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03%,增速居于全区首位、领跑全国百强城市;预计年内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4%以上,连续 52 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以上,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突破一千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4.5%以上,满都拉口岸过货量突破一千万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4%以上。
这一年,我们坚持“两新”导向,重点产业集群扩规提质。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 179个、增长 1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145 户、增长 23%。新引进头部链主企业 18 家,稀土、晶硅光伏、钢铁、铝业产值并肩站上千亿元台阶,五大战新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特别是“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全球规模最大最先进稀土冶炼分离项目建成投运,全国磁材企业 15强已有 10 家落户,永磁电机产业园已有 20 家企业入驻,包头稀交所开户企业超千户、线上交易额破百亿,英思特稀磁登陆创业板、天和磁材主板上市,稀土新材料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这一年,我们坚持有解思维,一批发展堵点有效破解。推出扶持晶硅光伏企业 7 条、发展氢能产业 11 条、企稳房地产 10 条等 12 类政策;实施“草光互补” 、批而未建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发等 15 项改革;开展“两区外”保税维修、产融合作等 28 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厉行节约集约,盘活停产企业、停建项目 19 个,腾退工业园区宽马路大绿地、商改住存量土地 4000 多亩。回应民生需求,创造性地实施“夹心房”和平房区改造,打造“天下黄河第一村”、“石榴花开”主题园、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和“包棉 1958”等主题项目,牵引政绩观、发展观、群众观教育走深走实。
这一年,我们坚持科技赋能,创新创造活力持续释放。全面落实市委一号文件部署,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及强度领跑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217 家,以省级实验室标准建设运行鹿城实验室,新设院士工作站 3 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36 个。启动科技“突围”14个稀土点位项目,氢气循环供应固态储氢装置等 8 个首台套首批次产品获得认定,分半式船用永磁轴带发电机等 32 项技术取得突破。完善政商恳谈早餐会和“三在两找”工作机制,为企业降本融资、减税降费总额超过 100 亿元,部分企业要素保障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
这一年,我们坚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超额完成“三北”工程林草生态综合治理任务,集中开展大青山南坡绿化提质增效“体检” ,获评联合国“自然城市” 。率先在全区一体解决草原过牧问题,首次实现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年度任务清账和延滞问题清底。建成全区首家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发行全国首张“草票” 、绿电国际碳足迹证书,做成首个全国大型赛事碳中和应用地方碳汇产品案例。开展城乡垃圾整治攻坚,逐步填补收运处置体系和监管机制漏洞。
这一年,我们坚持民生为本,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城镇新增就业 4.2 万人,40 件民
第 1 页 共 7 页

生实事全部办成,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低保对象保障扩面提质,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5%以上。落实“三个高地”建设任务,高考成绩创近十年新高,高校毕业生留包率提高到 25.4%;新增 3 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市外来包就诊人次增长了 50.4%;包头文学馆建成,包头博物馆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开园,“黄河观凌周”、包头艺博会等文旅热点出圈,包头马拉松和马主题系列赛等赛事、 “国乐音乐季”等活动和包头“美术家现象”激发了文化活力。扎实推进城乡建设,顺利完成“温暖工程”任务,打通建安大街全段、民族西路南延等 30 条断头路,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266.5 万平方米,保交楼、房交付 9384套, “入住难”房屋交付率达到 88.7%;改造农村牧区危房 114 户、户厕 3791 户,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 77.9%。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安全生产事故数量下降 26.7%,进京访总量下降 87.5%,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这一年,我们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旗帜鲜明讲ZZ,一体推进X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树提争”专题活动,全面整改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政府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强化依法行政, 自觉接受监督, 按时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352件、政协提案 409 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发文下降 17%,会议下降 17.2%,基层台账报表精简 44.3%。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压减 10%。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尽管困难重重,但也收获满满,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见行见效,各项事业成绩可圈可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市委统领各方面拼搏奋斗中, 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更加坚定, 包头市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的步伐更加稳健。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艰辛推动这一进程的所有参与者、奉献者、支持者表示衷心感谢!
二、2025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政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忠诚践行总书记对包头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全面落实自治区X委部署要求,以X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3+5+N”重点产业集群,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三个高地”建设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在稳中求进基础上继续保持稳中快进,推动经济总量达到 5000 亿元左右,努力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先进位,加快走出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新路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4%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这些目标, 贯彻了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的要求,体现了攻坚克难、争先进位的信心。
综合分析,实现这些目标,具备支撑条件。在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牵引下,今年全国全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总体与去年持平,实现争先进位需要保持一定速度优势。在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目标引领下, 包头过去三年平均增速在 8.5%左右, 继续保持相应增速有利于延续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在坚实产业基础支撑下,预估今年工业产值可有 600 亿元净增量,一产和三产也有增长新空间,产业项目投资、招商引资均可保持快速增长,有条件支撑预期目标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年包头干部群众的心劲越来越足,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看好包头的氛围越来越浓,国家增量政策所创造的利好因素越来越多, 只要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增长 8%左右, 全市经济总量就有望突破 5000亿元,那将标志着包头的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意味着重回历史最高水平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大宗工业品价格尚未止跌回升,一些行业企业产品量增价未增、增产不增收,晶硅光伏产业仍处在调整期,主导产业面向下游、
第 2 页 共 7 页

终端、应用性的技术与产品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距离群众期待还有差距。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牢固树立有解思维、底线思维,千方百计化不利为有利、变有利为红利,竭尽全力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三、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自治区X委部署的“六个行动”和市委提出的“七个持续发力”要求,就是今年政府工作的
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创造性开展工作,全力以赴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