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榆林日报/2024 年/4 月/22 日/第 002 版要闻
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实施三色码动态管理机制
分级监管“ 红黄绿” 治理污染“ 有智慧”
记者 闫景
去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的工作要求,聚焦环境执法监管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创新实施“ 红黄绿” 三色码动态管理机制,推行排污单位分级监管,以环境执法“ 小切口” 改革推动营商环境“ 大变化”,实现科学、精准、依法治污智能化水平和执法效能“ 双提升”。
一企一码,精准监管企业环保动态。2023 年,市生态环境局着力打造了排污单位分级管理平台,对全市 405 家重点排污单位进行“ 赋码监管”,共确定绿码企业 139 家、黄码企业 195 家、红码企业 71 家。不同色码企业对应的监督检查频次、方式等均不相同,其中对绿码企业推荐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名单,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减少现场执法频次;对于黄码企业适当增加现场执法检查频次;对于红码企业加大现场执法检查频次,有效助力全市生态环保部门将有限执法力量精准投入到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中,不断提升环境执法效能。
动态评估,立体管控环境风险隐患。“ 红黄绿” 三色“ 智慧码” 管理机制是一种动态监管手段,市生态环境局通过采集企业自动监测(控) 、行政处罚、信访投诉、信用评价等数据,建立了 34 条评价指标,以数据为依托开展智能协同分析并综合研判评分,分别赋予企业绿、黄、红三色码,动态反映企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和环境风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