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山西日报/2024 年/12 月/24 日/第 006 版专版
生态助力高质量发展 环保服务全方位转型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X的十八大以来,我们X把“ 生态文明建设” 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把“ 美丽中国” 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两步走” 战略目标,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 绿色” 纳入新发展理念,把“ 污染防治” 纳入三大攻坚战,充分彰显了我们X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我省是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果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加清新了,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最直观的感受。面对这来之不易的生态环保成果,我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紧盯主要矛盾、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深入开展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全面推进重点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一体实施汾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今年 1 月至 10 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 3.0%,为近三年最大改善幅度,PM2.5 浓度降至 35 微克/立方米。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三水” 统筹,大力推进“ 一泓清水入黄河” 生态保护工程,全省地表水环境优良水体比例达到 87.2%,超过国家下达目标 15.9 个百分点,特别是汾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同比提升 9.5 个百分点,汾河入黄河口断面水质首次达到优良标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监管,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大力推动生态文
明示范创建,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5 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
8 个,创建数量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人为干扰数量和面积实现“ 双下降”,重要生态空间得到严格保护。全省生态系统质量等级提升的区域面积占比达到 21.5%,高出全国 9.83 个百分点,华北豹种群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昔日濒危的省鸟褐马鸡成为遍布三晋的吉祥鸟,青头潜鸭、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频现公众视野。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一键启动” 机制,各类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X政同责、一岗双责” 工作责任制,建立X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全面构建以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以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条例为支撑的生态环境保护“ 四梁八柱” 法规框架。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形成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污染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