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宝鸡日报/2025 年/2 月/7 日/第 008 版专题
在生态草原上唱响新牧歌
——陇县羊乳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米静
陇县地处关中西部、北纬 34 度,这里气候温和、水草丰茂,是公认的奶山羊养殖优生区和黄金奶源带。
近年来,陇县按照“ 3+X”(以苹果为重点的千亿级果业产业、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以千亿级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和“ X” 个区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布局,抢抓陕西省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战略机遇,全力推进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目前,陇县奶山羊存栏 57.3 万只,年产羊乳 8.5 万吨,先后建成 100 只以上适度规模养殖场及家庭牧场 169 个、千只羊场 40 个、万只羊场 7 个,全县 2 家羊乳企业年加工乳制品 10 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 80 亿元,如今的陇县正成为一座“ 世界生态羊乳名城”。
一都 迈向生态乳都
1 月 15 日 5 时,天刚蒙蒙亮,陇县东风镇焦家坡村村民高林忠推着一车草料,走进自家奶山羊养殖场。原本安静的羊舍瞬间热闹起来,300 多只膘肥体壮的奶山羊欢实地跑到食槽前吃草。
几年前,高林忠还是一个传统的散养户,每天早出晚归,与羊群为伴。然而,随着陇县规模化养殖政策的实施,高林忠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羊群被纳入了全县规模化养殖体系中,不仅羊舍得到了统一规划和建设,饲养管理也变得更为科学和规范。
在陇县,像高林忠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他们通过“ 适度规模养殖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为基础、分户扩群为补充” 的发展模式,共同推动了全县羊乳产业蓬勃发展。而这一切的背后,是陇县对标准化养殖的坚持和推广。从饲草选择到人工育羔再到疫病防控,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行业高标准进行。高林忠告诉记者:“ 以前,我们散养户的羊奶品质参差不齐,很难卖出好价钱。现在,有了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管理,我们的羊奶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销售也不再是难题。”
“ 奶山羊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老百姓对奶山羊产业有感情、有经验、有技术。” 陇县畜产局副局长范陇平说,早在 2018 年,陇县就成立了生态乳都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出台了奶山羊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文件,实施良种繁育、扩群增量、智能加工、科技引智等八大工程,聚力打造“ 百亿生态乳都”。
在多年的发展中,陇县按照“ 科技引领、全链打造、规模养殖、智能加工、园区承载、体系支撑” 思路,全产业链谋划、全产业链创新、全产业链壮大,制定羊场建设等 6 个专项规划、23个部门行业方案,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保障发展体系。同时,陇县整合国家奶山羊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奶山羊转型升级示范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国“ 粮改饲” 试点县、省市畜牧专项、苏陕协作等项目,年均投入奶山羊发展资金 1.6 亿元。陇县连年出台良种繁育、饲草生产、奶价奖补等推进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十条”,县财政每年安排 1000 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疫病防控体系,有 300 多名专职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和防疫工作。
在陇县奶山羊实验示范基地,1 只优质奶山羊日产奶量达 4.7 公斤,是普通奶山羊日产奶量
的 3 倍多。新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陇县羊乳产业发展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