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银川日报/2025 年/1 月/12 日/第 018 版2025 银川两会特别报道
厚植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发展
——2024 年银川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鲍淑玲
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市里荡漾。如今的银川大地,处处描绘着树木葱茏,鸟鸣
婉转,青山碧水蓝天入画卷的美景。
回首 2024 年,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在区市X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4 年,银川市有效监测天数为 366 天,其中,优良天数为 294 天,同比增加 13 天,优良天数比例为 80.3%。黄河干流银川段保持Ⅱ类进出,地表水国控、区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无劣 V 类水体;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持续保持 100%。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银川市生态环境局上下一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决心, 是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凝聚起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的彰显,也是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
守护美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天蓝水碧,风清气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这是广大群众对银川市生态环境的赞美……蓝天白云成常态、绿水青山近在咫尺,这是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交出的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绿色答卷” 。
在大气污染防治中,市生态环境局精耕细作打好蓝天保卫战,印发《银川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 ,聚焦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管控,深入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夏季臭氧防治攻坚行动,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 8 天;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71 个,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面积 5258.51 万平方米,惠及 8.7 万户群众;对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贺兰昊阳等 10 台 112蒸吨燃煤锅炉进行拆除替代;24 家涉有机废气重点排放企业完成“一企一策”整治,25 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完成深度治理。
在水污染治理中,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五水”共治,统筹地上地下、岸上水中、城市乡村,重点实施典农河南环水系段综合治理等项目,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稳定运行,全市 17座污水处理厂稳定达到一级 A 排放标准;开展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整治率达 99%,完成北郊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对 8 个水源地环境现状进行评估,对 5 个城市集中式水源地开展水质调查,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土壤污染防治中,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全面贯彻《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用地准入管理,对 57 处用途变更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及专家评审,将 25 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第二轮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和质控。同时,银川市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累计实施重点项目 18 个,建设“无废医院”“无废商场”等“无废细胞”51 个。
水清、天蓝、地净,银川正一步步向前迈进,这一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美好生活的
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系统治理
第 1 页 共 3 页
加快建设生态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