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桂林日报/2022 年/10 月/8 日/第 009 版看桂林非凡十年 喜迎X的二十大
细数“ 桂林税务” 这十年
“ 税动力” 激活桂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报记者 张苑 通讯员 唐嘉宁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国家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 X的十八大以来,X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出台一系列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青山绿水间的美丽桂林,十年社会经济发展可谓“ 一路风景一路歌”,其中少不了“ 桂林税务” 的奋斗足迹。
回首十年,桂林市税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着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合力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彰显税务担当。
添绿增效,“ 绿色税制” 守护如画山水
漫步漓江畔,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桂林最美的发展底色。X的十八大以来, 桂林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切嘱托, 开启了一条经济与生态共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年来,桂林市税务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等“ 多税共治”、系统性税收优惠政策“ 多策组合” 的绿色税收体系,以“ 企业申报、税务征管,精诚共治、信息共享”的协同共治模式不断强化监管合力,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税务力量。
阳朔山畔度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位于遇龙河畔,山水交映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住宿或用餐。公司经理陶韬介绍,在税务部门宣传下,他了解到企业购置并使用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可以按设备投资额的 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近年来,我们投入 30 多万元引进污水处理工艺设备,充分享受了税收优惠政策”。
“ 我们历来注重研发创新,有了税惠政策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用科技创新为漓江流域的生态综合治理出一份力。”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蒋焕木表示,2018 年来,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项政策就为企业减免 1426 万元,公司每年投入近千万元用于研发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让减排治污更科学高效。
十年间,在一系列税费政策的正向激励下,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淘汰落后
产能实现转型升级,走出了绿色高质量发展路。
走进溢达集团可持续发展园林“ 十如” 园区内的制衣工厂,一排排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公司研发的绿色水洗工艺仅需要传统洗涤方法 4%的用水量,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
“ 秉承绿色环保理念的‘ 十如’ 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得益于国家税费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炜向前来调研走访的税务干部介绍,公司是广西首家通过 RCEP“ 经核准出口商” 资格认定的纺织服装企业,是全球多个知名品牌的面料、成衣供应商。2022 年上半年,桂林溢达累计享受出口退税 433 万元,为企业升级智能化制造、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很大助力。
产业振兴,“ 税惠春风” 助企破浪前行
X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力度,逐步形成了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
全生命周期的税收政策支持体系。桂林市税务局以精细服务推动该项政策落地见效,有力助推创
第 1 页 共 3 页

新发展。
作为桂林民营科技企业成功“ 出海” 的代表之一,桂林智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在短短 7 年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手持稳定器企业之一,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50%,产值从 7 年前的 500 多万元实现至 2021 年 5 个多亿的百倍提速。
“ 创新是本分,环境是底气。” 公司创始人表示,在创业之初,税务部门就向企业宣传辅导了相关税惠政策,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多项优惠政策为公司减免了超过千万元的税款,极大提升了团队坚持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十年间,桂林结合自身优势推动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一大批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放眼看去,从园区到企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处处涌动着创新发展的热潮。
桂林市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通过积极构建“ 五级人大代表联税助企” 机制、联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