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衡水日报/2022 年/4 月/21 日/第 A02 版综合新闻
让政策红利源源不断转化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访国家税务总局衡水市税务局X委书记、局长李国增
本报记者 刘国磊 本报通讯员 丁文娣
为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支持力度,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税务总局衡水市税务局X委书记、局长李国增,邀请他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 李局长, 您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22 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请您介绍下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
李国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今年税费政策的一大亮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 2.5 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 1.5 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减税、免税、缓税、退税等政策叠加发力,打出组合拳。具体来说,主要有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以及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6 个行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 ,并一次性退还其存量留抵税额;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将地方“ 六税两费” 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大到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策执行至 2024 年底;继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加计扣除比例从 75%提高到 100%,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200%在税前摊销;中小微企业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在 500 万元以上的,按照单位价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延续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暂停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分支机构预缴增值税,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设立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将 2021 年 10 月份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的政策继续延长 6 个月等。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是X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因时应势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
节的重要举措,也是稳定预期、助企纾困的关键一招,对提振信心、促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与以往相比,有哪些特点?
李国增:与以往相比,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具有规模性、连续性、精准性、导向性
等特点。
一是在政策安排上,突出规模性。在 2021 年的基础上,预计今年退税减税约 2.5 万亿元,规模为历史之最,超出之前社会的普遍预期,反映了X中央、国务院的魄力和决心,对缓解企业当前困难、推动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在扶持重点上,突出连续性。近年来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无论是规模还是幅度,中小微市场主体、制造业都是最主要的获益群体和受益行业。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继续聚焦这一重点,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是在助企纾困上,突出精准性。当前,不少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等困难,今年对留抵税额实
行大规模退税,且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精准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
四是在激励创新上,突出导向性。今年进一步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对企
第 1 页 共 3 页
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以激
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创新动能,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
总体来说,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阶段性措施,又有制度性安排;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既有普遍适用的减负政策,又有特定领域专项帮扶措施;既有延续性安排,又有新增部署;既有中央统一实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法自主实施的措施。这样,多种优惠政策协同组合形成更大合力,在多点突破中为企业雪中送炭,助企业焕发生机。
记者:我们知道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4 月 1 日是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首日,符合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