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韶关日报/2023 年/9 月/27 日/第 A01 版
韶关税务深入调研,摸情况、找问题、谋对策
助力传统产业“ 点燃” 发展“ 新引擎”
韶关日报记者 文静 通讯员 温宇婷 钟馨 林良杰
曾创下广东工业史上诸多“ 第一” 的“ 老工业基地” 的韶关,近年来紧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县域富市“ 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在“ 绿美韶关” 的发展蓝图中,努力走出新时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 韶关路径”。韶关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深入调研摸情况、找问题、谋对策,将调研“ 软实力”转化为点燃传统产业“ 新引擎” 的“ 硬举措”,助力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聚焦发展难题 “ 传统产业” 走上“ 智造” 之路
走进万达工业(始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万达工业”)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辆辆汽车、摩托车模型展现在眼前。
万达工业是一家集汽车模型和玩具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为进一步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韶关税务部门突出问题导向,将一桩桩诉求当作调查研究课题,走进企业问需问计,与企业共同探讨发展良策。
“ 我们企业现有员工 3800 多人, 依赖人工而导致的生产低效、 材料浪费等问题困扰着我们。”万达工业厂长周伟介绍道,“ 为提高生产效率,我们打算走自动化的路子,改造现有旧生产设备,引进低能耗的自动化设备,用机器代替人工,实现智能自动化管理。”
为此,韶关税务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将设备购置留抵退税政策、研发投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变“ 企业问” 为“ 税务送”,并辅导企业关于退税减税流程、系统具体操作等内容,助力企业稳预期、强信心,加速传统产业从“ 制造” 向“ 智造” 转变。2022 年至今,万达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费优惠超 155 万元,将减免的税款用于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升级,以更高的效率开拓广阔的市场。
直面发展困境 “ 灰色制造” 加快绿色转型
在公众眼中,“ 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性” 一直是水泥行业的代名词,随着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倒逼、市场竞争加剧三重压力的挑战,如何从“ 两高一资” 消耗型向“ 两型一绿” 集约型转变,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低碳发展之路,是摆在水泥行业面前的一道坎。
近年来,广东海螺鸿丰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海螺鸿丰”)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线,开启全方位转型实践。海螺鸿丰负责人向前来调研的税务人员表示,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水泥销量连年下降,企业资金流受限,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加大环保设备投入,资金受限是企业绿色转型的难题。
对于企业反映的资金流受限问题, 韶关税务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为企业建立智能标签,生成减税降费“ 红利账单”,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