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天津日报/2025 年/2 月/17 日/第 003 版文件
关于天津市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 年 1 月 14 日在天津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天津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天津实施“ 十四五” 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天津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宏伟蓝图,为天津发展注入强大ZZ动力、发展动力、工作动力、精神动力。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全面落实“ 四个善作善成” 重要要求,用足用好中央存量政策、一揽子增量政策和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 十项行动” 和“ 三新”“ 三量” 等重点任务,凝心聚力抓发展,担当实干推改革,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过去一年,是财政部门顶压前行、砥砺奋进的一年。受外部环境剧烈动荡、国内需求不足、消费增长放缓等影响,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税收增速放缓,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沉着应对、攻坚克难,千方百计开源增收,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在各种矛盾交织、困难挑战多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财政答卷。
——收入预算圆满完成。各级财税部门协同配合,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大力开展资产盘活,积极促进开源增收,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分别增长 5.2%、2.6%,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盘活资源资产增加政府财力超 300 亿元。持续强化税源建设, 做好助企帮扶工作, 全年新增经营主体 26.5 万户, 重点百户企业税收贡献占比近六成,车联网、绿色石化、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税收分别增长 22.6%、19.2%、15.1%。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抢抓“ 两重”“ 两新” 等国家政策机遇,分配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转移支付 182.8 亿元、增发国债 159.9 亿元、专项债券 495 亿元,支持实施一批“ 稳增长、扩内需、补短板、增后劲” 的重大项目,更好发挥拉动投资的积极作用。多渠道统筹资金来源,着力加大经济领域投入力度,安排经济发展支出 162 亿元,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引育,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 17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 1.2 万家,12条重点产业链增加值占比达到 82.6%。
——全口径化债成效显著。聚焦全口径化债年度重点任务,定期开展债务化解条线调度,推动化债责任落实,债务期限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债务率进一步下降。加快政策性债券额度发行使用,非标、高息隐性债务全部出清,有息隐性债务平均利率较上年降低 1 个百分点。强化偿债来源落实,编制全口径债务还款计划,全面掌握到期风险、资金来源、任务进展“ 三本账”。积极争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支持,推动隐性债务缓释及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贷款重
第 1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组,到期债务本息全部如期足额兑付。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国有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合作,
推动市场化债转股。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步伐加快,清理撤并融资平台 75 家。
——财政改革纵深推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出台市级免费开放博物馆运转维护项目支出定额标准,将预算单位非财政拨款收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财政拨款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单位资金收入管理全覆盖。落实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要求,出台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知识产权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财政体制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完善。财政综合管理不断推进,运用大数据思维,构建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预算执行分析、财政总决算、财会监督协同、社保基金绩效管理等多项工作获得财政部通报表扬。
——“ 三保” 底线兜得更牢。统筹整合各类可用财力,研究建立基层“ 三保” 帮扶机制,加大财力下沉,着力增强困难区“ 三保” 保障能力。建立区级财政供养人员和财政运行“ 自画像”,开展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应用,创新实施预算动态平衡管控机制,加强人员类支出分类预警,将“ 三保” 民生项目监控范围进一步拓展到镇级,保障重点民生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坚决兜牢“ 三保” 底线。扎实推进暂付款清理工作,坚决控增量、消存量,2 个区实现暂付款清零,9 个区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财政暂付款占总支出的比重下降明显,区级资金流动性得到有效改善。
(一)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1)全市收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33.7 亿元,完成预算 100.7%, 比上年增长 5.2%。其中,税收收入 1620.7 亿元,增长 2.6%;非税收入 513 亿元,增长 1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883 亿元、一般债务收入 622.9 亿元、调入资金等 243.7 亿元、上年结余 274.2 亿元,预算总收入为 4157.5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620.5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94.8%,增长 10.4%,加上再融资一般债券还本支出 301.5 亿元,预算总支出 3922 亿元。预算总收入减去预算总支出,当年结余 235.5 亿元,全部是结转项目资金。
(2)市级收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05.7 亿元,完成预算 98.5%,比上年增长 2.9%。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883 亿元、一般债务收入 295.7 亿元、调入资金等 105 亿元、上年结余 75.4 亿元,减去市对区转移支付 613.9 亿元,预算总收入为 1550.9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34.7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102.7%,增长 9.5%,主要是执行中新下达了部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再融资一般债券还本支出 214.1 亿元,预算总支出 1448.8 亿元。预算总收入减去预算总支出,当年结余 102.1 亿元,全部是结转项目资金。
(3)转移支付。中央对我市转移支付 883 亿元,比上年增加 62.7 亿元,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 828.7 亿元、专项转移支付 54.3 亿元。市对区转移支付 613.9 亿元,比上年增加 82.6 亿元,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 543.8 亿元、专项转移支付 70.1 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1)全市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688.6 亿元,完成预算 95.5%,比上年增长 16.8%。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189.4 亿元、专项债务收入 1749.3 亿元、上年结余 597.4 亿元、调入资金等 12.8亿元,预算总收入为 3237.5 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631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83.8%,下降0.3%,加上再融资专项债券还本支出 1125.9 亿元,预算总支出 2756.9 亿元。预算总收入减去预算总支出,当年结余 480.6 亿元,全部是结转项目资金。
(2)市级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47 亿元,完成预算 82.1%,比上年增长 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189.4 亿元、专项债务收入 781.4 亿元、上年结余 119.8 亿元,减去市对区转移支付 217.4 亿元、调出资金等 28.2 亿元,预算总收入为 1192 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642.2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91.6%,增长 112.7%,加上再融资专项债券还本支出 481 亿元,预算总支出 1123.2 亿元。预算总收入减去预算总支出,当年结余 68.8 亿元,全部是结转项目资金。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第 2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2034.6 亿元,完成预算 101%,比上年增长 0.5%。其中,保险费收入 1475.5 亿元、财政补贴 456.3 亿元、利息收入 31.6 亿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1955.8亿元,完成预算 98%,增长 7.7%,主要是待遇水平提高和领取待遇人数增加。当年收入减去当年支出,当年结余 78.8 亿元。年末滚存结余 1540.8 亿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全市收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39.7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91.7%,比上年下降 43%,主要是国企混改股权转让等一次性收入减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0.4 亿元、上年结余 6.3 亿元,预算总收入为 46.4 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36.2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72.3%,下降 56.6%,主要是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减少相关支出。预算总收入减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当年结余 10.2 亿元,全部是项目结转资金。
(2)市级收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32.8 亿元,完成预算 108.6%,比上年下降 40.9%,主要是国企混改股权转让等一次性收入减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0.4 亿元、上年结余 4.1 亿元,预算总收入为 37.3 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8.4 亿元,完成调整预算
81.9%,下降 46.5%,主要是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减少相关支出。预算总收入减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当年结余 8.9 亿元,全部是项目结转资金。
5.地方政府债务
2024 年,我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15074.1 亿元,其中市级债务限额 4167.1 亿元,区级债务限额 9366 亿元,待分配限额 1541 亿元。截至 2024 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13402.7 亿元,其中市级债务余额 4132.5 亿元,区级债务余额 9270.2 亿元,均控制在债务限额以内。
(二)落实市人大决议和财政工作情况
2024 年,财政部门严格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天津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 ,认真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审查意见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高质量发展“ 十项行动” 为抓手,统筹化债与发展,牢固树立“ 交账”“ 添秤” 意识,着力稳预期、增效能、保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之为。
1.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集中实施。抢抓“ 两重” 政策机遇,分配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141.5 亿元,集中投向应用基础研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等 109 个重大项目。加快增发国债资金支出进度,将增发国债资金参照直达资金管理,实行区级资金单独调拨,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期下达,水利、气象、城市排涝工程等 125 个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建设,资金支出进度超八成。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发行专项债券 495 亿元,支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改扩建、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工程等 117 个重大项目建设。
消费活力不断释放。落实落细“ 两新” 政策,分配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41.3 亿元,支持
63 个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实施汽车、家电、家具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超过 200 亿元。支持举办第二届京津冀消费季、海河国际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发放“ 津乐购” 消费券 0.8亿元,助力活跃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潜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安排专项资金 0.9 亿元,支持举办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等展会活动 62 场,吸引参展观众 266 万人次。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安排资金 2 亿元支持城乡物流体系、冷链加工等项目建设,商贸流通集散功能有效提升。获批设立市内免税店试点,进一步提升离境旅客购物便利度。
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健全市、区、街镇三级税源管理体系,精准开展走访问需,向各区推送助企帮扶信息近 2000 条,指导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诉求。选取 10 个行业 598 户经营主体开展产业税源政策调研,形成商业综合体、智能网联汽车、循环经济等分析报告 25 份,提供招商价值评估报告 500 份,助力部门精准招商、有效招商。安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 10 亿元,统筹制造业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 13.5 亿元,支持 TCL 中环新材料、力神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实施一批
第 3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