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日报/2025 年/2 月/6 日/第 008 版文件
贵州省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 年 1 月 19 日在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贵州省财政厅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 年预算草案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 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三次X代会、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多措并举增收节支,全省财政收入年度目标超额完成,民生类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风险隐患持续化解,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省财政总收入 3780.95 亿元,比 2023 年(下同)增收 115.83 亿元,增长 3.2%。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169.62 亿元,为预算的 101.4%,增收 91.25 亿元,增长 4.4%。其中:税收收入 1243.06 亿元, 增收 21.18 亿元, 增长 1.7%; 非税收入 926.56 亿元, 增收 70.06 亿元, 增长 8.2%。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3915.21 亿元,以及一般债务收入(含再融资债券)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 上年结转等 2919.83 亿元, 收入合计 9004.66 亿元。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6522.42亿元,增支 318.72 亿元,增长 5.1%。其中:民生类重点支出 4436.66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68%。加上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中央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出资金、结转下年支出等 2482.24 亿元,支出合计 9004.66 亿元。收支平衡。
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654.04 亿元,为预算的 100.6%,增收 22.91 亿元,增长 3.6%。其中:税收收入 299.41 亿元,增收 6.17 亿元,增长 2.1%;非税收入 354.63 亿元,增收 16.74 亿元,增长 5%。加上中央转移支付 3915.21 亿元,以及一般债务收入(含再融资债券)、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市县上解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 1873.21 亿元,收入合计 6442.46 亿元。省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1505.45 亿元,增支 80.42 亿元,增长 5.6%。加上省对市县补助支出 3194.37 亿元,以及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上解中央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一般债券转贷市县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 1742.64 亿元,支出合计 6442.46 亿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2315.28 亿元,为预算的 177.1%,增收 33.24 亿元,增长 1.5%。加上中央补助 174.82 亿元, 以及调入资金、 专项债务收入 (含再融资债券) 、 上年结转收入等 2741.31亿元,收入合计 5231.41 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881.3 亿元,增支 541.42 亿元,增长
23.1%。加上调出资金、专项债务还本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 2350.11 亿元,支出合计 5231.41 亿元。收支平衡。
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36.18 亿元,为预算的 85.3%,减收 195.02 亿元,下降 84.3%。加上中央补助、市县上解收入、调入资金、专项债务收入、上年结转收入等 2734.53 亿元,收入合计 2770.71 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80.39 亿元,增支 108.93 亿元,增长 63.5%。加
第 1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上省对市县补助支出、 专项债务转贷支出、 专项债务还本支出、 调出资金、 结转下年支出等 2490.32亿元,支出合计 2770.71 亿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74.51 亿元,为预算的 89.4%,减收 10.53 亿元,下降 5.7%。加上中央补助 0.83 亿元、上年结转收入 13.29 亿元,收入合计 188.63 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114.3 亿元,增支 1.03 亿元,增长 0.9%。加上调出资金、结转下年支出等 74.33 亿元,支出合计 188.63 亿元。收支平衡。
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41.22 亿元,为预算的 98.1%,增收 15.78 亿元,增长 12.6%。加上中央补助 0.83 亿元、上年结转收入 4.86 亿元,收入合计 146.91 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98.79 亿元,增支 27.58 亿元,增长 38.7%。加上省对市县补助 1.02 亿元、调出资金 47.1亿元,支出合计 146.91 亿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1972.29 亿元,为预算的 101%,增收 102.78 亿元,增长 5.5%。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1676.73 亿元,为预算的 100.8%,增支 67.01 亿元,增长 4.2%。当年收支结余 295.56 亿元,年末滚存结余 2750.26 亿元。
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875.6 亿元,为预算的 102.5%,增收 54.54 亿元,增长 6.6%,其中:保险费收入 654.99 亿元、财政补助收入 157.36 亿元、利息等其他收入 63.25 亿元。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671.11 亿元,为预算的 98.72%,减支 19.38 亿元,下降 2.8%。当年收支结余 204.49 亿元,年末滚存结余 1505.66 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
全省政府债务限额 20361.55 亿元, 其中: 一般债务限额 9002.17 亿元, 专项债务限额 11359.38亿元。 省本级政府债务限额 4992.75 亿元, 其中: 一般债务限额 1827.01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3165.74亿元。
全省政府债务余额快报数 17537.09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 8679.13 亿元,专项债务余额8857.96 亿元。省本级政府债务余额 2287.42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 1586.53 亿元,专项债务余额 700.89 亿元。全省及省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均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
二、2024 年重点工作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X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人大预算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落实存量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强化预算收支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防财政运行风险,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助推全省经济在顶压前行、负重前行中持续回升向好。
(一)落实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是着力打造“ 六大产业基地”。围绕新型工业化推进布局,出台财政支持“ 六大产业基地” 建设的 18 条政策措施,聚焦“ 一图三清单” 和“ 3533” 目标任务,安排 22.8 亿元支持“ 六大产业基地” 建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等。全省投入财政科技资金 88.26 亿元,支持基础研究、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科技创新发展, 为我省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等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支持产业发展作用。“ 四化” 等产业基金累计支持“ 六大产业基地”“ 富矿精开” 等 28 个项目 74.83 亿元。安排 44.8 亿元省属企业资本金,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资监管切实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二是落实“ 富矿精开” 战略部署。聚焦重点成矿区带调查评价和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统筹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安排省级地质勘查资金 3.68 亿元用于全省 55 个找矿项目,支持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产业基金等引导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 富矿精开”。三是全力支持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投入 247.8 亿元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拨付云南省、四川省补偿资金 3000 万元,推动与重庆市签订跨省补
第 2 页 共 9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偿协议,安排全省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奖励、补偿资金 8100 万元。统筹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资金保障工作。推动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我省磷化集团磷石膏治理等 3 个项目共 9.3 亿元。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 88.14 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作、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支持大豆及油菜种植、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 11.33 亿元,用于推进种业、畜牧业、生态渔业等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创建产业强镇等。统筹中央和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14.04 亿元,支持 4048 个行政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下达省级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资金 2 亿元,引导地方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1.42 亿元,支持 5 个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探索财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贵州特色的有效路径和示范样板。统筹中央和省级厕所革命奖补资金 5.32 亿元,着力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安排支持贵安新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 30 亿元,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专项资金 10亿元,支持毕节建设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安顺建设航空产业城、黔东南州“ 黎从榕” 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桥头堡” 专项资金各 5 亿元,助推各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是发挥政府投资效益。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 917.15 亿元,推动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 145.32 亿元支持全省 278 个“ 两重”“ 两新” 项目建设。分配新增一般债券资金 143 亿元,发行新增专项债券 151.12 亿元,重点支持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污染防治等项目建设。安排 300 亿元用于注入“ 四化”、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等产业基金和产业发展。二是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统筹2024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35 亿元、 中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资金 8582 万元以及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 4.7 亿元,大力实施我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潜能。安排促消费资金 3 亿元,重点面向商场超市、餐饮娱乐、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领域发放普惠消费券,大力拉动 2024 年春节期间消费。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安排贵州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3.75 亿元,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民营经济项目 1.78 亿元,主要用于民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等项目。争取中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5395 万元,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 小巨人” 企业实施奖补。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处理处罚 33 家违法违规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