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永州日报/2025 年/1 月/4 日/第 001 版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追记市财政局干部周奇志
本报记者 张华兵
2024 年 12 月 12 日下午, 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科一级主任科员周奇志在审核整理专项整治资料和接待了一批采购方的政策咨询解读之后,又与本科室的同事一起讨论即将挂网的项目直到下班时间。科长说:“ 明天再继续吧。”
晚饭后,7 点钟左右,周奇志心里还挂着那个项目,对妻子周云红说了声:“ 下午有个事没搞完,我到办公室去一下。” 妻子习惯了他晚上加班,由他去了。8 点 45 分,周云红接到丈夫的电话:“ 我不舒服,你快过来。” 其时周奇志因突发疾病坐在办公桌前已无法走动。周奇志被妻子和单位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破裂,不到一个小时就失去了意识,生命最终定格在 58 岁。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扑在工作上。他的办公桌上,散落着他审核整理好的检查资料和他
手写的审核意见。
1
“ 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热爱本职工作,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去追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牢记组织的嘱托,不忘肩负的责任,始终以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态度履行岗位职责。” ——摘自周奇志学习笔记
周奇志的工作履历很简单,简单得甚至可以用一行字写完:
1990 年至 2024 年,在永州市(原零陵地区)财政局工作。
跨越 34 年的坚守,周奇志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 一生只为一事来”。自 1990 年从湖南财专毕业分配到原零陵地区财政局工作,他就一头扎进这枯燥的数字堆里,把“ 为国理财” 当作一生的职责和使命,一干就是 30 多年。他经历工业交通科、财政监督科、财政资金有偿回收管理中心、县域经济与产业发展融资中心、社会保障科、预算科、经济建设科、政府采购科等多个岗位,每到一个新岗位,都第一时间专注研究吃透相关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把“ 挤” 和“ 钻” 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在短时间迅速成为“ 行家里手”,局里同事称他为业务政策的“ 活宝典”。
上世纪 90 年代初,他是单位第一个学会使用电脑完成会计报表的人;在财政监督科,他探索财政监督撰写的论文在省里获三等奖,并在《理财》刊物上发表;在预算科,他研究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措施,在省财政厅作经验介绍;他历年来参与编制的工业、供销、医药、物资等企业的年度决算会计报表,屡获省财政厅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