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5 年/7 月/11 日/第 006 版法治政府
以严格监管筑牢法治防线 以优质服务赋能企业发展
税务部门依法打击涉税违法行为
本报记者 刘欣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深入贯彻X中央、国务院关于“ 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部署要求,持续优化税费服务,不折不扣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助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至 5 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 6361 亿元。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连续曝光 31 起骗享税费优惠的偷税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比如,近日曝光的某科技公司将客服人员冠以“ 软件工程师” 或“ 主播应用软件维护工程师” 之名列在研发人员名单,骗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某医药销售企业虚构 510 万元推广成本,将应纳税所得额从 1216 万元“ 精准” 调至 295 万元,骗享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针对这些案件暴露出一些不法分子骗享政策红利套取“ 私利” 的行为,税务部门加强监管、依法打击。
骗享行为触碰法律红线
从通报的一系列案件来看,当前涉税违法行为呈现手段隐蔽、链条复杂的新特点。
在公布的骗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案件中,涉案企业采用包括虚构研发材料支出,将与研发无关的高额材料费用列入其中;虚增研发人员费用,通过虚假的人员雇佣及工资发放记录来增加成本;虚构研发项目或虚报研发活动,把日常生产活动伪装成研发,或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研发项目,从项目策划到费用列支全程造假,严重扰乱税收征管秩序,损害国家和其他经营主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