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海南日报/2025 年/6 月/3 日/第 A01 版
海南已出台 14 项早期安排税收政策,初步建立自贸港税制体系——
税惠“ 磁场” 释放强劲吸引力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旭 通讯员 胡瑾
赴希望之城,寻清晰听力。5 月 30 日,来自浙江的 6 岁儿童乐乐在海南博鳌超级医院成功植入了“ 零关税” 进口的人工耳蜗,将迎来更清晰的听力世界。,会员享受50万+ 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这是海南自贸港“ 零关税” 政策升级扩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共享自贸港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五周年。5 年来,海南按照“ 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分阶段” 的原则,积极推动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 3 张“ 零关税” 清单,以及企业和个人所得税 15%等 14 项早期安排税收政策陆续出台实施并不断优化升级,初步建立了以“ 零关税” 和“ 低税率” 为核心、涵盖流转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惠及企业和个人的自贸港税制体系,不断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向集聚,为自贸港发展集聚势能、增添活力。
“ 零关税” 政策:
升级扩围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5 月 30 日,海航控股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口美兰空港吉耐斯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口吉耐斯)维修基地一片繁忙景象:有的技术员对拆下零件进行系统录入,有的技术员在安装航空助推器,有的技术员正忙着加工零件⋯⋯
得益于海南自贸港税收政策,海口吉耐斯自用设备进口实现“ 零关税”,企业无须承担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航材在海南还可享受保税政策,有效降低企业运行资金需求,提升了企业在全球发动机维修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