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吉林日报/2023 年/2 月/14 日/第 006 版专刊
笃行不怠守初心
奋楫扬帆新征程
——2022 年吉林省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刘帅
编者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X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不断夯实忠诚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勇担时代使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全面加强X对全面依法治省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机构改革,一体推进法治吉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努力开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的崭新篇章。
2022 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牢牢把握创造安全稳定的ZZ社会环境这条主线,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司法部和省委政法委决策部署,按照“ 一个统筹、四大职能” 工作布局,积极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贡献力量,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省和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发展。
全面依法治省纵深推进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责,部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工作,依托吉林省干部网络培训学院举办“ 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班”,完成 10 万余人次的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省司法厅提请召开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全省首次X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会,研究制定《吉林省落实重要任务分工方案》等重要文件,统筹推动全面依法治省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全省各级行政机关认真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对我省实地督查的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法治文艺巡演、法治电影展播等工作,着力夯实法治吉林建设根基。
2022 年 11 月,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批准,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 。我省辽源市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长春市“ 构建智能高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吉林市“ 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四平市“ 推进‘ 无证明城市’ 改革” 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法治保障作用充分彰显[更多资 料+ :114]
坚持依法科学民主立法,研究制定《行政立法审查工作规程》 ,健全完善计划制定、草案报送、征求意见、论证听证、报请审议等全流程的立法审查程序。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按计划完成《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 《吉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等 4 部地方性法规、2 部省政府规章的立法审查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 宜企行动” 专项监督,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处罚等,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履行审查监督职能,累计为省政府“ 事前” 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和其他法律事务 275 件,备案审查政府规章 4 部、行政规范性文件 136 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功能,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
第 1 页 共 3 页
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着力推动全省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建设等。全
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2100 余件、行政应诉案件 1700 余件。
法律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参加长春智慧法务区建设,统筹推动吉林省民营企业“ 法治体检” 中心、吉林公证研究院、长春国际仲裁院、公共法律服务联合运管中心等项目,以及 14 家律师事务所成功进驻,形成了引领全省公共法律服务水平的品牌高地。坚持以X建工作为引领,大力加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指导推动省公证协会完成换届,大力选树一批先进律师典型,不断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着力正行风、转作风、树新风。
聚焦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 第一道防线” 作用发挥,深入开展“ 万家万事和” 调解专项行动,广泛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9 万余件,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 年法律服务主要工作成果:
吉林省“ 12348” 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群众呼入 423103 通,接听 334972 通,日均服务量 918通,服务总时长 1233371 分钟,群众满意度达 99.04%。
“ 12348” 吉林法律服务网浏览量达 15.56 万人次。
开展“ 服务企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