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4 月/4 日/第 001 版
立良法 广普法 强监管
厦门司法局以高水平法治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本报记者 张淑秋
厦门,一座闻名于世的美丽海滨城市,法治与绿色发展携手并进,共绘生态文明建设的壮丽
画卷。
多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司法局严格落实X政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通过一系列法治实践和创新举措,为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筑牢生态保护法治防线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厦门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依法治湖” ,通过完善法
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基础,在生态环境领域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找寻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最优解,厦门坚持保护优先,推进完成《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管理办法》等多项法规和规章的草案审查工作,明确规定禁止在筼筜湖区范围内从事妨碍鸟类生息繁衍的行为,为筼筜湖的生态治理提供坚实法治支撑。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都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曾参与制定《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管理办法》的厦门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回忆说, “这两个正向的价值怎么去平衡,是我们立法工作要考虑的问题。 ”
《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管理办法》并非“一刀切”式全面杜绝湖域周边的商业经营活动,而是明确禁止一系列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规定生产经营活动、群众性活动等都需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允许一定范围内的合理商业活动,为市民游客营造休闲旅居的“城市会客厅”。
如今的筼筜湖白鹭齐飞,清澈的湖水与丰富的物种是对筼筜湖生态治理成效最大的肯定。
此外,市司法局、生态环保、公安等部门共同推动《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 《厦门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的制定,压实政府和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从整体上构建了X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在《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过程中,厦门坚持开门立法、汇集民智,积极倾听群众心声。
《条例》中有关噪声、油烟等一系列规定回应了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
在海洋保护领域,厦门市还审查推进了《厦门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和《厦门
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等,全面覆盖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
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教育
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与生态责任感,被列入普法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
厦门市将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八五”普法规划。这一策略要求生态环境、市政园林、资源规划等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普法绩效考核指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