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内蒙古法制报(汉)/2024 年/4 月/19 日/第 004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老提法新作为“ 以案释法” 发出暖城普法“ 最强音”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司法局打造精准普法新品牌
本报记者 李亮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这是全民普法的最终目标。步入新时代,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将普法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民守法的重要抓手,在普法针对性上持续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做好“ 实” 字文章,将“ 以案释法” 打造成为精准式普法新品牌,发出暖城普法“ 最强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 听得懂、看得见” 的法治力量。
“ 过去,‘ 漫灌式’ 普法,人们抢着领法治纪念品、争着领宣传资料,看似人气旺,责任主体也完成了普法任务,但普法效果并不明显。如今,我们通过‘ 以案释法’ 的模式进行‘ 滴灌式’精准普法,让老百姓从听得懂的案例中吸收法治‘ 养分’ ,达到宣传一次受益一片的效果,实现了普法工作从有形向有效的转变。” 东胜区司法局副局长刘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压实责任 发出普法“ 提示音”
适时提示,联动赋能。司法局是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制的牵头抓总部门。一直以来,东胜区司法局积极能动履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协调指挥的“ 方向盘” 作用,并通过普法建议、告知函等形式,提供“ 叫醒服务”,一对一提醒,点对点发力,将普法的“ 种子” 播种在责任主体的内心,深耕普法“ 责任田”。“ 以案释法” 普法品牌创建以来,该局以民需为导向,以突发事件中的法律缺位为抓手,及时向责任主体发出普法“ 提示音”,全力做好“ 以案释法” 的前半篇文章。
“ 接到司法局关于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 以案释法’ 活动通知后,我们立即进行了精心准备,从近期全国范围内发生的一些民用建筑消防事故中寻找典型案例,并以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将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渗透’ 到案例中。准备课件实际上是对我们履职担当的一次检验,鲜活的案例,再次压实了我们肩上的责任。此举有效提升了我们的业务能力和法治意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普法宣传的重要性。” 东胜区消防救援大队一级指挥员孟科如是说。
正如孟科所言,东胜区司法局在推行“ 以案释法” 模式的过程中,通过发出普法“ 提示音”,
倒逼责任主体履行普法职责,努力让普法宣传成为各部门的行动自觉。
在提示倒逼的同时,该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分工方案及责任清单,通过明确任务、细化分工,压紧压实各部门普法主体责任,让“ 以案释法” 融入专项普法的全过程、各环节,确保“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责任制落到实处。为提高“ 以案释法” 工作的质效,该局还在“ 联” 字上使劲,专门组织普法责任单位、专业律师召开“ 碰头会”,一起筛选、梳理、讨论案例,规划宣讲内容和流程,力争让普法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靶向定位 奏响普法“ 精准曲”
紧盯民需,精准发力。“ 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普法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 这是东胜区司法局一班人推行“ 以案释法” 模式的共识。基于此,该局充分发挥“ 法律明白人” 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动员他们收集辖区群众的法治需求,为精准普法提供基础参数。此外,该局从周边地区的突发事件中敏锐捕捉群众在法律知识方面的短板弱项,找准普法对象、明确普法内容,让普法宣传与群众需求在良性互动的轨道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