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4 年/4 月/16 日/第 001 版
以法治“ 硬” 举措营造宜商“ 暖” 环境
德州市司法局贴心服务为企业打造法治“ 防火墙”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梁平妮 本报通讯员 闫晓溪
增加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中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数量;落实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制度;开展“ 产业链+法律顾问” 行动;深化完善“ 德解决” 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 ⋯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司法局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 ,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夯实法治保障、回应企业法律需求、做优法律服务上持续发力,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法治‘ 硬’ 举措营造宜商‘ 暖’ 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德州市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X组书记、局长刘洪贵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强化法治保障
2023 年 11 月 2 日, 《德州市政务服务信用信息应用办法》以市政府第 13 号令公布,标志着德州市以政府规章形式为信用审批提供法治保障迈出坚实步伐。
《办法》明确,群众和企业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对诚信申请主体可以应用其信用信息
进行便利化办理,包括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
自 2021 年起,德州市探索实施信用审批,推出“ 信用+承诺+容缺” 三联动极简办改革,获评“ 全国信用承诺特色案例”“ 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山东省法治为民十大实事”。目前,全市已有 18 万企业和群众从中受益。
“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信用+承诺+容缺’ 是我市卓有成效的一项改革,我们运用‘ 小快灵’ 立法形式,总结提升改革中的经验做法,为改革搭建制度框架、让零敲碎打的改革系统集成,使其体系化、制度化。” 刘洪贵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立法过程中,德州市司法局专门召开企业专场立法座谈会,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工商联以及享受“ 信用+承诺+容缺” 便利化服务的 10 家民营企业代表到会发表意见。
加大涉企制度优质供给,夯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德州市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供给,推动出台《德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多部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制定《德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规范引导各级各部门落实各项举措;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政府规范性文件等专项清理,编制《德州市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通用清单(第二批) 》 ,证明事项免提交清单项目扩增至 966 项,数量居山东省第一。
回应企业需求
“ 真没想到,和处罚决定书一同送达的还有《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建议书》 ,不仅让我们认识到错误,更指明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回去也会在网上做信用修复了,切实解决了我们企业的后顾之忧。” 得益于德州市司法局和市发展改革委推行的涉企执法“ 三书同达” 工作机制,某运输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对企业下一步的合规发展更有信心了。
“‘ 三书同达’ 工作机制是我们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意识、推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