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法治日报/2025 年/3 月/31 日/第 007 版综合
壮乡山歌响边关 法治宣传入民心
广西监狱系统紧扣民族特色创新普法模式
本报记者 吴良艺 本报通讯员 曾莹莹 秦沁
春潮涌动,八桂飞歌,当木棉花染红祖国南疆,“ 广西三月三” 的欢歌再度唱响。这个镌刻着骆越文明印记的传统佳节,如今已化作八桂大地灵动的文化图腾,以“ 歌海弄潮” 的磅礴气势,奏响民族团结的华彩乐章。
以节为媒传古韵,以法为盾护民安。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系统紧扣特色民族节日,创新打造“ 法治+民俗” 普法品牌,以山歌为媒架起民族连心桥,通过山歌普法、法治进校园等形式,让法治宣传教育的春风吹遍壮乡村寨,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与法治文明交融的时代乐章。
山歌普法传古韵
“ 全民普法提素质咧,嘿撩撩啰;社会和谐又平安咧,嘿撩撩啰。法治山歌大家唱咧,共建法治新壮乡咧⋯⋯” 3 月 22 日, 一首首法治山歌在柳州市文庙广场唱响, 嘹亮歌声瞬间聚拢人气。乡音俚语间,柳州监狱把各类法治案例化作壮乡旋律,让法治知识悄然根植群众心田。
壮乡广西,一片歌的海洋,千载山歌在奇山秀水间回响不息。
围绕山歌这一具有壮乡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广西监狱系统创新打造“ 山歌+普法” 教育改造新模式,深挖地域文化资源,组织编写法治山歌,将刑法、民法典等法律条文转化为押韵易记的歌词。同时搭建特色教育平台,常态化开展“ 山歌擂台赛”“ 法治歌圩” 等活动,有效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法治教育增效的双向赋能。
“ 人人都会走错路,关键是要转回头;迷途知返才是好,不然要掉深沟沟⋯⋯” 广西女子监狱积极鼓励罪犯将法律条文与法律基础编成山歌,同时广泛向罪犯征集原创山歌作品,组织开展山歌文艺节目、山歌对唱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女子监狱的罪犯们编创出了多首学习崇尚法律、赞美民族团结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