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法治日报/2025 年/1 月/18 日/第 002 版法治
实施“ 攻心” 策略照亮“ 新生路”
南京女子监狱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改造工作
本报记者 丁国锋 罗莎莎
“ 在民警们的帮助下,原本满脸惆怅的妹妹一扫阴霾,家庭成员也随着妹妹的转变看到了希望,重拾生活的勇气⋯⋯”
“ 有幸参加监狱亲情帮教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监狱的规范化管理和警官们的人性化关怀,我们更加放心、安心⋯⋯”
这是一封来自江苏省南京女子监狱一监区罪犯吴某亲属充满感激之情的信件,也是民警用心
用情全力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生动例证之一。
一座围墙,四角天空。如何照亮迷途者灰暗的心和未来的路,南京女子监狱结合女性罪犯情感细腻、重视亲情等特点,创新教育方法载体,集合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资源,持续提升民警能力素质,推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打开心门
“ 刑期还有那么久,好好改造有什么用?” 刚入监时,吴某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刑期长、思想不稳定,吴某经常违反监区管理规定。
注意到吴某的情况后,南京女子监狱一监区监区长张蕾主动出击,时常找其谈心,关注动态,并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疏导。一监区民警李小萌作为吴某的管教民警在日常管理中密切关注其状况,通过共情式谈话逐步打开吴某封闭的心门。
经过半年的教育和疏导,吴某逐渐学会控制负面情绪,摒弃了以往消极对抗的态度,转而积
极地自我改造,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
“ 身份的转变以及家庭的动荡给吴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让她陷入负面情绪。共情式谈话方式打破精神隔阂,让吴某感到安心,明白了犯错并不可怕,对改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李小萌告诉《法治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