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法治日报/2025 年/2 月/5 日/第 001 版
一个“ 真” 字化解“ 千千结”
追记贵州兴义市司法局原局长邹礼琴
本报记者 王鹤霖 王家梁 本报通讯员 袁萍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司法局二楼的办公室里,几十个大大小小的笔记本整齐陈列着。整理资料时,同事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仍难掩悲痛, “ 感觉她还坐在这儿埋头工作。”
不仅同事记得她,墙上的“ 司法行政徽” 亦是如此。然而,曾在这里践行司法行政工作者责任和担当的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就是邹礼琴,兴义市司法局原局长,曾任兴义市信访局副局长、局长。2024 年 7 月 6 日,邹礼琴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年仅 52 岁。
群众的调解员
“ 人无难处不上访, 群众找我们上访就是对我们工作的信任, 要认真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让群众抱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邹礼琴生前曾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信访局工作期间,邹礼琴积累了丰富的调解经验,练就了过硬的业务本领。2019 年,因工作调整,邹礼琴来到兴义市司法局。工作岗位变了,她服务群众的初心没有变。
当时,全市劳动争议、道路交通、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呈逐年递增态势。邹礼琴到任后即深入开展调研,在摸清各重点行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困难后,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及当地X委、政府支持,先后成立 17 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并实体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