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1 月/16 日/第 003 版江苏监狱
以高质量理论研究助推监狱现代化建设
——江苏省监狱工作协会深化理论研究工作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 李勇琳
2024 年以来,江苏省监狱工作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高质量建设“ 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 总目标,聚焦“ 推进监狱现代化建设、彰显监狱法治文明形象、锤炼高素质监狱铁军” 三个争先领先,持续深化监狱理论研究,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和文化宣传等工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提效能,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好服务监狱改革实践,服务保障更高水平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大局。
深入推进理论研究“ 以师带徒” 工作
“ 理论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推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扎根基层的管理型、实战型监狱学通才,也需要数量可观、质量上乘、梯次均衡的创新型、学者型监狱学专才。监狱学专才尤其是监狱学研究人才的发掘与使用,关键在培养。 ” 省监狱工作协会会长赵新东说道。
据悉,为加快培养全省监狱系统中青年理论研究人才,省监狱工作协会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于 2021 年 8 月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监狱理论研究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制定了《全省监狱理论研究青年人才培养“ 以师带徒” 工作方案》,为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方案明确“ 以师带徒” 工作坚持双向选择和组织指派相结合、业务传授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平时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三项原则,细化了指导老师和青年学徒民警的选拔要求、权利义务、工作程序以及考核标准等内容,着力构建监狱理论研究青年人才“ 传、帮、带”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 以师带徒” 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监狱理论青年人才在实施全省监狱“ 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的生力军和智囊团作用。
记者了解到,省监狱工作协会自 2022 年开始,首次从全省监狱系统具有法学类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民警和监狱理论研究首席专家中聘任了 36 名“ 导师”,组建成“ 师资库”。首批从中聘任 13 名导师,确定 73 名青年学徒民警,周期内完成 86 篇课题研究成果,其中 13 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 名青年民警受邀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交流发言,14 名民警被列入“ 全省监狱工作人才库”。
“ 非常感谢监狱协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双向分享的平台,对我而言,这既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鞭策,还是一份责任⋯⋯” 2024 年 12 月 10 日,在江苏省司法行政学院报告厅内,监狱理论研究第二批师带徒工作正式启动,镇江女子监狱副监狱长谢敏作现场交流。省监狱工作协会主任王传敏告诉记者:“ 这批我们聘任了 24 名监狱理论研究指导老师,推荐确定 128 名学员,特别邀请部分监狱领导参与帮带,进一步强化应用对策和实战实务研究,为监狱工作改革发展添智赋能。”
除了举办聘任仪式外,省监狱工作协会还组织 152 名导师及学员分组开展面对面研讨交流。“ 我调研的课题是新时代民警队伍建设问题,想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责任压实,二是结合实战练兵开展素质能力提升计划,三是从优待警⋯ ⋯ ” 学徒民警汤晨亮发言道。“ 要小切口研究,务必落细落实,不用面面俱到,比如从职务晋升的角度⋯⋯” 江苏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院X委副书记、院长王智军作为导师点评道。
第 1 页 共 4 页

这样的对话不仅仅停留在线下,省监狱工作协会更是将它融入到平时的业务工作中,先后开展了座谈研讨、实地调研、外出考察和成果交流等活动,丰富研究资源,拓宽研究视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以监狱机关刊物《江苏警视》和年度立项课题为载体,开设“ 青年论坛”,设置“ 青年课题”,发布优秀青年课题,充分激发青年民警的科研热情。
据悉,近年来,江苏监狱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部级立项课题 2 项,编辑出版《中国监狱矫正论》11 卷,每年完成局级立项课题 110 余项,民警个人公开出版监狱理论学术专著 11部。近五年来在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等年度征文中累计有 46 篇论文获一等奖,58 篇论文获二等奖,
78 篇论文获三等奖。民警个人或成立课题组在《犯罪与改造研究》 《中国监狱学刊》等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30 余篇,培养了 10 余名具有副高职称、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专家。
深化拓展长三角区域交流合作
“ 依托长三角区域刑罚执行一体化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各区域高校和智库以及监狱系统的联合研究力量,及时开展决策咨询研究,为厅局X委决策提供方案,推动形成区域优秀制度标准、经验方法、创新模式。 ” 在长三角区域刑罚执行一体化运作座谈会现场,省监狱管理局参会代表交流发言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