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4 年/3 月/5 日/第 007 版权威发布
2023 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2023 年, 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X中央、国务院部署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决扛起“ 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 的责任担当,全面落实“ 四个走在前”“ 四个新” 重大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经济恢复进程中的矛盾问题,千方百计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内生动力显著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初步核算,2023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128222.2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075.8 亿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56909.7 亿元,增长 6.7%;第三产业增加值 66236.7 亿元,增长 5.1%。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4:44.4:51.6。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50487 元,比上年增长 5.6%。
经济活力有效释放。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96551.3 亿元,占 GDP 比重为 75.3%;民营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57.9%。年末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 397.6 万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 53.1 万户;年末个体经营户 998.9 万户,全年新登记个体经营户 116.9 万户。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71.4%、20.3%。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 41.3%、49.9%,比上年分别提高 0.5 个、1.4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9.4%,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8%。 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 11.4%。
就业创业有力保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38.29 万人,同比增长 5.1%。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 4.6%,低于 5.2%的全国平均水平。落实社保降费、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政策 231 亿元;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帮扶 20.52 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118.66 万人次;支持成功自主创业 30.77 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0.4%。分城乡看,城市上涨 0.5%,农村上涨 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1.0%,衣着价格上涨 1.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 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8%,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3.2%,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9%,交通通信价格下降 3.3%,居住价格与上年持平。食品中,粮食、食用油、鲜奶、鲜果、鲜菌价格分别上涨 1.8%、2.1%、1.0%、5.6%、1.6%;猪肉、鸡蛋、鲜菜价格分别下降 10.6%、0.1%、0.8%。
第 1 页 共 13 页
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 3.3%,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 3.9%,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 0.8%。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 3.6%,其中燃料动力类购进价格下降 5.5%,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下降 6.9%。
二、农林牧渔业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 759.5 亿斤,比上年增产 0.8%。其中,夏粮产量 281.4亿斤,增产 0.5%;秋粮产量 478.1 亿斤,增产 0.9%;粮食亩产 463.8 公斤,增产 0.5%;粮食总产、亩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545.9 万公顷,比上年增加 1.5 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 0.3 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31.2 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148.4 万公顷。
林牧渔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造林面积 1.6 万公顷。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329.9 万吨,比上年增长 4.4%;禽蛋产量 235.3 万吨,增长 0.8%;牛奶产量 72.9 万吨,增长 6%。水产品产量 517.8万吨(不含远洋捕捞) ,比上年增长 2.9%,其中淡水产品 379.8 万吨,增长 2.8%;海水产品 138万吨,增长 3.3%。
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年完成 120 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87.2%,特色机械化率 6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72%。全省有效灌溉面积 385.7 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2 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 5360 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1.8%。
第 2 页 共 13 页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7.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6.4%, 股份制企业增长11.2%, 民营企业增长11.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0.8%。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8.8%,制造业增长 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7.3%。分行业看,40 个行业大类中,有 31 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 77.5%,比上年提升 7.5 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增势向好。 全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7.8%,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53.4%。分行业看,汽车、电气机械、铁路船舶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5.9%、15.9%、
15.2%。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其中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智能手机、服务器产量分别增长 46.3%、18.7%、45.6%、48.9%、9.8%。
第 3 页 共 13 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9344.4 亿元,同比增长 2.5%,增速比上年回升 6.7 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股份制、私营企业利润分别增长 3.9%、7.9%、11.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下降 7.1%。分门类看,制造业利润增长 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58.4%,采矿业下降 49.4%。
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 43140.2 亿元, 比上年增长 6.7%; 竣工产值 28914.3亿元,竣工率为 67%。全年签订建筑合同额 6335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 38.3 万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 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
资增长 12.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9.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9.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1.8%。分
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7%;制造业投资增长 9.1%;民间投资增长 2.1%,占全部投资比重为
6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4.2%。
大项目投入支撑有力。 全年10 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410 个,比上年增加358 个, 同比增长11.7%,
完成投资额增长 16.2%,占全部投资比重为 30.3%。10 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中,制造业增长
15.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26.5%, 批发和零售业增长 65.9%, 住宿和餐饮业增长 37.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5547.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 40640.5 亿元,增长 5.1%;餐饮收入 4907 亿元,增长 20.4%。分商品类值看,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 粮油食品类、 饮料类、 烟酒类、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 7.9%、
19.9%、8.3%、8.1%;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 9%、12.2%、19.2%;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分别增长 7.3%、5%。
新兴消费不断升温。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智能手机比上年增长 39%;能效等级为 1 级和 2 级的商品、 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分别增长 6.4%、18%、 15.5%;新能源汽车增长 49.3%,占限上汽车类零售额比重 25.7%,比上年提高 9 个百分点。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1115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 24.5%。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全年进出口总额 5.2 万亿元,同比下降 3.2%,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12.6%。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 3 万亿元,占比 57.3%;加工贸易进出口 1.7 万亿元,占比 31.6%。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进出口 2.4 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 8.5%,占比较上年提升 4.9 个百分点至 45.2%。从主要市场看,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 2.3 万亿元,增长0.9%,占比较上年提升 1.7 个百分点至 42.9%;对中东地区、非洲、印度进出口分别增长 19.7%、8.9%、6.9%。从出口产品看,手机、船舶、“ 新三样” 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69.1%、37.1%、12.3%。
第 5 页 共 13 页
第 6 页 共 13 页
双向投资持续推进。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3481 家,实际使用外资 253.4 亿美元。全年新增对外投资项目 1242 个,同比增长 46.1%;中方协议投资额 11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5%。新增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投资项目 647 个,同比增长 107%;中方协议投资额 66.8 亿美元,增长 72%。新增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投资项目 612 个,同比增长109%;中方协议投资额 62 亿美元,增长 83.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恢复常态。全省铁公水空管五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 11.1%,货物周转量增长 11.7%;旅客运输量增长 54.4%,旅客周转量增长 114.3%。全省机场飞机起降 52.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 65.9%;旅客吞吐量 5482.2 万人次,增长 122.9%;货邮吞吐量 63.7 万吨,增长 7%。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35.1 亿吨,比上年增长 8.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6.2 亿吨,增长 12.1%;集装箱吞吐量 2544.9 万 TEU,增长 6.3%。年末全省公路里程 15.9 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741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5128 公里。铁路营业里程 4623.2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2541.4 公里。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 2456.3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8.4%,净增 190.6 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 2103.1 万辆,增长 6.9%;私人轿车保有量 1388.6 万辆,增长 5.5%。
第 7 页 共 13 页
注:1.民航运输数据包括东方航空江苏分公司、深圳航空无锡分公司、邮政航空和吉祥航空江苏分公司等 4 家公司的统计数据。
2.管道运输数据为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
邮政电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行业完成业务总量 2636.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2%;业务收入 2516.9 亿元,增长 8.9%。分行业看,邮政行业完成业务总量 1163.6 亿元,增长 13.8%,其中快递业务揽件量 99.5 亿件,增长 14.2%;业务收入 1165.1 亿元,增长 10%。电信行业完成业务总量 1472.9 亿元,增长 18.2%;业务收入 1351.8 亿元,增长 8%。全省固定电话用户 1153.4 万户;移动电话用户 10859.4 万户;电话普及率达 141.1 部/百人。年末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 4.2 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 1319 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4754.6 万户,增长 6.8%,净增 303 万户;移动互联网传输流量增长 17.6%。
旅游业强劲复苏。 全年境内外游客 9.4 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 81.2%; 旅游总收入 12022.7 亿元,增长 45.7%。入境过夜游客 145 万人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