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川日报/2024 年/3 月/14 日/第 007 版文件
2023 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2023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 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 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协同共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 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60132.9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056.6 亿元,增长 4.0%;第二产业
增加值 21306.7 亿元,增长 5.0%;第三产业增加值 32769.5 亿元,增长 7.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7.6%、 29.9%和 62.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0.5∶36.4∶53.1 调整为 10.1∶
35.4∶5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1835 元,增长 6.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医疗保健类上涨 0.6%,居住类上涨 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 2.5%,食品烟酒类下降 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 2.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 3.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 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 2.9%。
第 1 页 共 10 页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 3219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87.2 亿元,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 13819.4 亿元,增长 4.7%;第三产业增加值 16888.5 亿元,增长 6.6%。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4.8∶43.8∶51.4 调整为4.6∶42.9∶52.5。
年末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到 876.7 万户,比上年增长 9.0%,占市场主体总量的 97.3%,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 244.2 万户,增长 13.5%。
三、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640.4 万公顷,比上年减少 0.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 172.9 万公顷,
第 2 页 共 10 页
增长 2.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 16.9 万公顷,增长 6.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 158.3 万公顷,增长 2.6%。
全年粮食产量 3593.8 万吨, 比上年增长 2.4%, 其中, 夏粮产量增长 3.7%, 秋粮产量增长 2.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 438.6 万吨,增长 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5417.9 万吨,增长 4.2%;茶叶产量 42.5 万吨,增长 8.1%;园林水果产量 1341.8 万吨,增长 8.3%。
全年生猪出栏 6662.7 万头,比上年增长 1.7%;牛出栏 316.4 万头,增长 3.4%;羊出栏 1767.3万只,下降 1.4%;家禽出栏 76511.9 万只,下降 2.0%。猪肉产量增长 2.4%,牛肉产量增长 1.3%,羊肉产量下降 1.4%,禽蛋产量增长 3.2%,牛奶产量增长 1.7%。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 19.3 万公顷,增长 1.4%;水产品产量 178.9 万吨,增长 3.9%。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94 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 299.5 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52.9 万公顷,累计 1252.3 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5027.0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全年农村用电量 328.3 亿千瓦时,增长 2.0%。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 1670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4.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8044 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6.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 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9%, 重工业增加值增长 7.8%,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 28∶7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 11.1%,股份制企业增长 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8.3%。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 41 个行业大类中有 25 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1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 10.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 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5.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5.6%;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 9.8%。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比上年下降 9.9%,发电量增长 1.0%,天然气增长 7.9%,单晶硅增长 113.2%,钢材增长 15.7%,彩色电视机增长 15.4%,汽车增长 8.8%,啤酒增长 4.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 95.2%。
第 3 页 共 10 页
第 4 页 共 10 页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934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 4506.1 亿元,增长 5.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1669.2 亿元,增长 17.1%;股份制企业 4000.7 亿元,增长 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53.8 亿元,增长 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1.3 元,比上年下降 0.6 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5.3%,比上年末下降 0.8 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484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6.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10031 个,实现利润总额 626.7 亿元,增长 1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62066.7万平方米,下降 1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18265.5 万平方米,下降 17.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331.6 万平方米,下降 25.6%。
五、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568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4.6 亿元,增长 12.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344.3 亿元,增长 12.2%;金融业增加值 3997.4亿元,增长 6.2%;房地产业增加值 3644.2 亿元,下降 0.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 2212.0 亿元,增长 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 2132.9 亿元,增长 11.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16.0%,利润总额增长 64.6%。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19.9 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 3276.9 亿吨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71.1 万吨,比上年增长 39.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123.0 万吨,增长 0.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31.9 万标箱,增长 10.7%。年末高速公路建成里程 9803 公里。
第 5 页 共 10 页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 6.6 亿人次,比上年增长 54.2%。旅客运输周转量 1842.0 亿人公里,增长
117.7%。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 1542.5 万辆, 比上年末增加 82.2 万辆, 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 1363.0万辆, 增加 74.4 万辆。 民用轿车拥有量 1382.2 万辆, 增加 70.5 万辆, 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 1274.4万辆,增加 68.6 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 469.6 亿标准量(按 2020 年不变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 16.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 2373.3 万件,包裹业务 84.9 万件,快递业务量 34.9 亿件,快递业务收入 324.4 亿元。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 997.0 亿元(按上年不变单价计算) ,比上年增长 18.1%。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 59.4 万个,其中 4G 基站 33.4 万个,5G 基站 17.4 万个。全省电话用户总数 11613.4 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 9670.5 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 115.5 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767.8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 201.7 万户,其中 100M 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 3491.0 万户,增加 227.8 万户。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 4512.3 万户,增加 736.1 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 173.7 亿 GB,比上年增长 17.7%。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2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2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3.4%。全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 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 23.3%。商品房施工面积 47770.2 万平方米,下降 8.2%;商品房销售面积 8005.8 万平方米,下降 4.9%;商品房竣工面积 4118.4 万平方米,增长 1.6%。
第 6 页 共 10 页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631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9.2%。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1994.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4319.4亿元,增长 8.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 22716.0 亿元,增长 7.7%;餐饮收入 3597.4 亿元,增长 19.5%。全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实物商品零售额 3725.3 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14.2%,比上年增长 5.8%。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 18.9%,化妆品类增长
1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8.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8.6%,汽车类增长 7.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 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6.3%,中西药品类增长 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 2.4%,通讯器材类增长 0.7%。
八、对外经济
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908 家;外商直接投资 24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
截至 2023 年末,在川落户世界 500 强达到 381 家。其中,境外世界 500 强达到 258 家。已获批准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 23 个。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 141.3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58.5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1.1%。
新增境外投资企业 95 家,现有备案境外投资企业共 832 家。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 9574.9 亿元,比上年下降 4.0%。其中,出口额 6033.9 亿元,下降
1.3%;进口额 3541.0 亿元,下降 8.2%。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 3996.2 亿元,比上年下降 18.6%,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41.7%;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 3754.5 亿元,增长 18.8%,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39.2%。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52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其中,税收收入 3700.7 亿元,增长 1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2731.7 亿元,增长 6.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21921.0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0.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71745.1 亿元,增长 13.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104692.5 亿元,增长 14.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 32741.4 亿元,增长 10.8%。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 106 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