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贵州民族报/2023 年/9 月/6 日/第 A01 版
福泉市仙桥乡“ 四个围绕” 巩固创建成果——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升级版
本报记者 杜再江
“ 只要有活动,我们就来参加,各族群众同在一个舞台,一起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展示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增进感情。” 在不久前举行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仙桥乡“ 杀鱼节” 民俗文化活动现场,芦笙舞表演者兰文菊说。
仙桥乡位于福泉市西北部, 总面积 188 平方公里, 辖 4 个行政村 45 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 1533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 56.3%,2022 年被命名为“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曾经的仙桥乡,地处偏远,随着贵黄高速的开通,仙桥乡的区位随之改变。
近年来,仙桥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实施“ 石榴籽” 示范引领工程,以
“ 四个围绕” 抓提升,努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升级版。
围绕助民增收抓提升,打造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升级版
“ 仙桥乡始终将助民增收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的根本。” 仙桥乡X委书记石剑表示,近年来,全乡因地制宜发展“ 五小经济” 实现助农增收。
结合土地零碎、水资源匮乏等实际,仙桥乡推动发展“ 小种植”“ 小养殖”“ 小加工”“ 小手
工”“ 小商贸” 等“ 五小经济”,带动 3556 户群众实现户均增收 17000 余元。
同时,该乡因势利导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抢抓贵黄高速开通机遇,充分发挥蛤蚌河“ 国家森林公园” 和麒麟山“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两张国家级名片效应,以及全省“ 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 X性教育现场教学点、“ 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等契机,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游、自然观光游和民族文化体验游,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带动民宿、餐饮、小吃、运输等产业逐步发展壮大。2022 年,该乡吸引游客 7 万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 2100 余万元。
劳务输出也是仙桥乡的重要支撑。该乡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强化就业岗位信息推荐。截至目前,累计劳务输出 4866 人,实现劳务收入 19460 万元。2022 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6.5%。
围绕文化交融抓提升,打造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升级版
近年来,仙桥乡始终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与互动作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效的重
要举措。
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该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X员教育和社会教育,组建“ 文艺轻骑兵”,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以“ 四个与共”“ 五个认同” 浸润人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大力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仙桥乡成立非遗协会,建立非遗传习所,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培训,将芦笙、蜡染、刺绣等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仙桥中心小学特色课程,不断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