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平凉日报/2023 年/9 月/4 日/第 001 版
我市多举措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
记者 孙娅玮
本报讯 (记者孙娅玮)9 月 1 日,记者从市民宗委获悉,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启动以来,我市以“ 三抓三促” 行动为抓手,提高ZZ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在紧盯工作目标、抓建示范典型、纵深政策宣贯、强化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全面推动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紧盯重点工作目标,印发《平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 ,提出创建工作“ ZZ引领”“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石榴籽”“ 共同发展助推”“ 促进三交”“ 权益保障”“ 平安和谐” 等“ 七大工程” 和进乡镇(街道)、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两新组织、进景区“ 八进” 活动。围绕《实施方案》和创建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平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重点任务分解表》和《平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3年度工作要点》,结合“ 陇东陇南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 联创共建行动,进一步明确责任任务和完成时限,有序有效推进创建任务落地落实。
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地域特色,把抓建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工作放在首位。按照“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的要求,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打造了平凉市非遗一条街传统文化展示提升等示范点;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打造泾了川县东街社区“ 丝路红石榴” 小区、华亭市九曲芙蓉苑等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工作提升。并按照统筹兼顾、分类施策、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对省级及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实行梯次规划、动态管理。
同时,创新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模式,构建传统媒体宣传“ 点”、新媒体平台宣传“ 线” 和社会阵地宣传“ 面” 的三位一体宣传新格局。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石榴杯” 等系列活动,推进民族宗教领域“ 联学+巡听” 教育全覆盖。突出阵地宣传“ 见人见物”,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联动,X政部门、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多方共建机制,打造绿地广场、南山公园、 滨河路民俗广场为标志的实体化宣传广场和公园, 实现宣传教育从 “ 有形覆盖” 向 “ 有效覆盖” 转变。截至目前,转载政策解读 6000 余条、宣传标语 1 万余条,编发工作简报 200 余期,推送手机短信 20 万余条;制作宣传展牌 1062 面、主题灯箱 524 个,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公交专线 9 条。
此外, 把强化督导检查和压实工作责任作为创建工作的必要保障。 及时制定重点任务分解表,采取日常督查、研判分析、重点督办、跟踪问效、挂账销号贯通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各县(市、区) 、各有关部门严格履行领导责任、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创建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落实工作进展、动态信息、重要事项定期报送制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拧紧责任链条,确保各项创建工作任务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