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甘肃日报/2025 年/3 月/20 日/第 008 版人物
社区里的“ 120”
——记“ 陇原最美退役军人” 朱存智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 朱大夫,家里老人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你能不能来看看?” “ 朱大夫,我把家里钥匙放你这儿,孩子放学以后来拿。”
…………
“ 朱大夫” 名叫朱存智,是庆阳市西峰区南苑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社区医生。在部队当了 22 年军医后,朱存智自主择业回到家乡庆阳,筹资创办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了方便群众看病,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卫生服务站的门头上,无论多忙,他都随叫随到,被群众亲切地称为“ 社区里的 120”。
多年来,他接诊患者 4 万人次,免费出诊 1500 多人次,免费诊疗伤残病人和鳏寡孤独居民近千人,把医者仁心奉献给了社区群众。
朱存智是“ 热心肠”。辖区居民不管是寻医看病,还是暂存物品,只要有需要,他都热情回应。
朱存智先后获得全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庆阳市创业先进带头人等多项
荣誉称号。
成为卫生队的“ 顶梁柱”
朱存智出生于环县洪德乡河连湾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8 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朱存智背着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报名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并被选进卫生队,接受专业培训。
为了尽早熟悉医疗器械、药品的名称和用途,他主动承担起医疗器械消毒和药房整理工作,
把医疗器械、药品都“ 鼓捣” 一遍,边擦拭边看说明,直到完全记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朱存智熟练掌握了卫生队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将所有
药品名称、性能和每日用量烂熟于心。
平时,卫生队要找哪个医疗器械,就找朱存智;要找某样药品,也找朱存智⋯⋯
朱存智爱动脑子肯用功,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次随大夫看病时,他就将病人的病情体征、大夫的诊疗方法一一记录下来,下班后一遍遍揣摩学习。渐渐地,他成了老师们最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