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3 年/9 月/27 日/第 006 版政经
专访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
提高医生的阳光收入首先要提升医院合理收入
本报记者 贺佳雯
随着部分地方出现医生降薪事件,公立医院医生薪酬体系改革再次引发关注。
北京协和医学院团队于 2016 年至 2021 年期间在全国连续开展了五次“ 改善医疗服务第三方评估”。这项研究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牵头进行,调查了我国 136 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生 2017 年、2018 年和 2020 年的年收入情况。
每次调查有 2 万多名医生参与,三次调查共 6 万多名医生参与。2017 年、2018 年和 2020 年医生实际税后年收入中位值分别为 10.08 万元、12.00 万元和 15.00 万元,为医生期望税后年收入的一半。
调研发现, 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 职业风险高、 薪酬待遇低 (实际收入与期望收入差距很大) ,对薪酬待遇最不满意的是中青年医生,而这个群体正是医疗行业的中坚力量。
针对医生薪酬问题, 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对于提高医生的阳光收入,他建议首先要提升医院的合理收入,而提升医院合理收入的途径在于合理定价、扩大服务。
医生平均收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 1.6 倍
《21 世纪》 :你们做的研究反映出低年资医生待遇普遍比较低,满意率也很低。对此怎么分析?有哪些发现或成隐忧较大的问题?
刘远立:我们在问卷调查中询问 20 多万医护人员:“ 您认为提高职业认同感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 他们所列举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改善薪酬待遇。就连我国最好的三级医院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医生有换工作的想法,只有 13%左右的医生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学医。
如果辛勤工作的医生得不到阳光、有尊严、与其付出和价值相匹配的体面收入和信任尊重,不仅会挫伤现有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容易滋生追求灰色收入的想法和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医学领域能否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学医从医。
在国际上,普通全科医生的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相比,在法国、英国、德国,分别为 3.0 倍、
3.3 倍、4.4 倍。我国医生平均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比仅为 1.6 倍。
《21 世纪》 :最近北京同仁医院传出医生降薪消息,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地方传出医生降薪潮
的消息。为什么会出现降薪?
刘远立:近期,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正在展开,各地有关单位迅速开展自查自纠,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 关键少数”,处置有关问题,公布多起案例,力图形成医药领域“ 不敢腐” 的氛围,震慑作用影响深远。
应当认识到两个背景,一是医药行业由于其人命关天的重大社会责任,以及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自然应该对其从业人员的道德要求高、监管力度大。二是中国医药行业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体(三甲医院的书记、院长很多都是司局级领导干部) 。
这次专项行动的目标是有效控制稀缺医疗资源分配上的“ 损公肥私” 现象,让行业风气得到明显好转、 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在开展过程中也会碰到不少挑战, 包括如何合法合情合理定义 “ 腐败” 并决定合适的处罚?如何分辨有证有据的举报与打击报复式的恶意诬告?
关于同仁医院降薪是否属实以及原因是什么还有待观察证实,也可能是根据医院收支情况的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动态变化所做出的合理的、正常的调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面对医药反腐,越要警惕出现
一些“ 表演式作为”。
《21 世纪》 :现在公立医院的薪酬机制究竟是怎样的?虽然一直强调医院薪酬动态调整,但实际上医生普遍反映收入不增反降。当下有哪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刘远立: 我国的公立医院主要是靠业务收入来补偿实物成本和人力成本这两大成本的。 因此,医院的收入取决于价格和服务量(患者的数量)这两个变量。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服务量下降,收入就自然下降,这是这几年特殊时期普遍出现的现象,而在服务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化(与成本和价值的关系)就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收入和盈亏状况。
在计划经济时期, 医疗行业被看成是一个社会福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