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中国家庭报/2023 年/6 月/26 日/第 002 版健康守门人
推动卫生健康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冯超
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是关键。对于卫生健康行业而言,就是要进一步遵循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营造集聚人才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去年 8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 十四五” 卫生健康人才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 2025 年,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3.20 人;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人才队伍建设;将“ 十四五” 期间培养造就一批卫生健康领域的战略科学家、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作为规划的重中之重。
《规划》指出,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必须看到,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卫生健康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和区域分布仍不均衡,专业学科之间、城乡地区之间人才配置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体现在人才质量上,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范畴。除了医药护技等卫生技术人才,老年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托育服务、健康服务业等相关领域人才需要一并纳入卫生健康人才范畴,加强培养、开发、建设和管理。三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人才配备、提升公共卫生人才能力、改善公共卫生人才环境、创新公共卫生人才政策、激发公共卫生人才活力。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提升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能力,迫切需要一大批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五是建立人才竞争优势,加快提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建设,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学家、医学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六是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配备政策和激励机制。
《规划》指出,“ 十四五” 期间,我国卫生健康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促进人才服务能力提高与结构优化,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明确到 2025 年,卫生健康人员总量达到 1600 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 3.20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 3.80 人、每千人口药师(士)数达到0.54 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93 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增长到120万人。提高卫生健康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执业助理医师占医师的比例降低到 15%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占到 75%以上。
关于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到六方面重点任务。一是要加强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加强对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技术、职业卫生工程以及一些新专业、交叉复合型人才建设。二是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社会需要和全球形势变化,配置公共卫生复合型人才,吸纳多学科专业人员融入公共卫生队伍。三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 2025 年,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到 3.30 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护比分别达到